![](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uploads/129/2011-12-9/122400810_11n.jpg)
中國民間氣候變化促進會“綠色出行大使”馮紹峰向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中)和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右)贈送綠色寄語手冊。
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現場,世界各國代表團為了地球的未來聚集于此。在他們中間,中國代表團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以及中國政府、企業、學界等的廣泛參與,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態度,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行動力。
中國是理直氣壯來談判的
“我剛到德班就聽說,這個會議中心的謠言比會議中心的房間還要多,其中之一就是基礎四國發生嚴重分歧,正在分裂……我要告訴大家,基礎四國非常團結。”在德班舉行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的講話開門見山。他隨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是理直氣壯來參加談判的,完全有理由堅持自己立場,并愿意回答任何問題。
中國代表團對具有法律約束力文件所持的開放態度和公布的《“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贏得國際社會的贊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和聯合國駐華機構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黛琳都表示,《“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令人印象深刻,表明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信心和誠意。
“寧夏在適應氣候變化和減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過去30年我們已經搬遷了66萬生態移民,‘十二五’期間還將搬遷35萬;加大環境治理強度,在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沙化防治和治理方面,我們在國內外都很有影響……”寧夏發改委副主任馬忠玉向參會代表介紹說。寧夏平衡應對氣候變化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做法引起參加“中國角”系列邊會活動的各國代表的廣泛關注。萊索托森林保護局官員莫紹紹對記者表示:“萊索托有著相似的問題,由于氣候變化,大片的草場正在消失,寧夏的一些做法提供了借鑒,或許這正是我們所要尋求的答案。”
在德班氣候大會期間,中國首次以政府代表團名義舉辦23場題為“中國角”系列邊會、交流與宣傳活動。參加活動的有中國地方政府、學者、企業、青年和非政府組織等,活動吸引了大量與會代表和記者,不少外國專家也上臺演講,或積極提問。非洲氣候變化年輕人倡議協調員賽賽對本報記者說,“中國角”讓她深入了解了中國各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這里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成果的一個窗口。
提出全球技術合作行動倡議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6日晚在“中國角”發出了主題為“用我所能善待明天”的全球技術合作倡議,倡導各國加大清潔能源技術研發與投資,放寬對清潔能源技術出口的禁止規定,鼓勵跨國投資與技術合作,加強國際交流,推進技術的產業化實踐。據悉,這是中國清潔能源企業首次在氣候大會上提出意在促進全球技術合作的行動倡議,倡議書得到美國杜克能源公司、利物摩爾實驗室等合作機構的充分認可與支持。
王玉鎖對本報記者表示,新奧集團一直致力于節能減排,僅就推廣天然氣應用131億立方米計算,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6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55萬噸、二氧化硫38萬噸、氮氧化物23萬噸。此外,眾多知名的中國企業已經或正在加入節能減排的行列。解振華說,中國企業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美國氣候戰略中心中國項目負責人伏堅強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代表團、民間團體、企業在德班氣候大會的行動促進了國際社會深入了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成就和進程,中國企業與中國政府的通力配合讓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國行動力,成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