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要有”
中國認為,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必須要有”,發達國家必須率先大幅減排;而援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承諾,發達國家必須“實實在在”地兌現。
美國:“缺乏誠意”
作為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美國卻長期游離在強制減排國際公約之外,德班峰會中,美國固執己見,在達成有約束力的氣候變化國際協議上設置諸多苛刻前提條件,在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上,又反應冷淡,被指“缺乏誠意”。
加拿大:“背信棄義”
有傳聞稱加拿大政府決定在大會結束后退出《京都議定書》,被NGO組織稱為“背信棄義”。加拿大與日本及澳大利亞明確表示不會繼續作出承諾。
歐盟:“談遠不談近”
不會改變征收航空碳稅,且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沒有變,即從本次大會開始就準備建立2020年以后生效的“涵蓋全球主要經濟體、具有法律效力”的量化減排法規框架,在這一前提下歐盟可以支持《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非洲國家集團:“仍需支持”
非洲國家集團11月30日表示,希望發達國家為其提供5000億美元至6000億美元基金以應對氣候變化。
非洲國家集團希望各國繼續簽訂《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并呼吁德班氣候變化大會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為應對氣候變化而進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