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中國量產百枚火箭 完善北斗系統防突發事件

2012-01-02  來源:西陸軍事
[字體: ]

北斗衛星的相繼成功發射和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主任楊寶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在答記者問時透露,今年中國航天已經完成了19次宇航發射,在今年世界航天發射次數排名當中排名第二,此外還將技術創新,對運載火箭進行組批生產測試,“我們這次準備一批投產100發運載火箭”。中國航天正處于高密度發射時期,“十二五”的目標是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發射上天,100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近4至5年,平均每年要實施20次左右的航天發射活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年前還要研制發射30余顆導航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承擔了衛星和運載火箭兩大系統的研制發射任務。

首先,北斗導航系統備受歐美解讀,對戰斗力有巨大促進作用。北斗能夠大大提高國防能力和減少國防經濟的負擔。這樣評價是不是有些過分?筆者舉個具體的實例,如果一顆導彈能夠精確命中目標的話,那么還有必要去發射第二、第三顆導彈嗎?而且還可以大大節約極為寶貴的時間。在遠程打擊,和精確打擊方面將讓中國在短期內得到質的提升,特別是在機動高速飛行的導彈方面將提供更加精確的變軌和命中目標的能力。東風-21D導彈可以實現移動式的打擊航母,而要完成這個精確打擊,就必須有重要的精確定位能力,依靠美國提供的信號,根本無法實現。因為在戰時美國毫無疑問地將切斷中國的定位信號。

有了北斗系統,中國在精確打擊和探測方面將會快速處于世界先進行列。中國海陸空三軍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精確定位能力,可以精準判斷戰場能力,使得勝算更加可靠。美國能夠實現精確打擊,依靠GPS是主要原因,美軍在航空,航海,陸上,導彈的定位用的導航系統方面根本就離不開自己的定位系統。

其次,北斗導航系統能夠展示其龐大的綜合運用能力。全時域的自主導航。北斗導航系統跟GPS主要功能是一樣的,就是自主導航,利用接收終端向用戶提供位置、時間信息,也可結合電子地圖進行移動平臺航跡顯示、行駛線路規劃和行駛時間估算,從而大大提高部隊的機動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有了這一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作戰平臺。

各種作戰平臺的指揮監控。GPS的導航定位和數字短報文通信基本功能可以有機結合,利用系統特殊的定位體制,將移動目標的位置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傳送至指揮所,完成移動目標的動態可視化顯示和指揮指令的發送,實現戰區移動目標的指揮監控。這將必然可以提高中國的攔截能力,使得中國快速成為反導先鋒,具備了世界一流水平。

再次,中國目前已經加快組建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批量生產了一百枚火箭。這說明中國已經在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如果美國攻打伊朗,中國就可以精度監視美軍的一舉一動。未來世界戰場,將會讓單兵在整個作戰系統得顯示。而未來單兵作戰系統保障。主要利用定位和通信功能,為單兵提供位置信息和時間信息服務,同時可將單兵的位置信息實時動態傳送到指揮機構,并及時向單兵發送各種指令,提高單兵作戰和機動能力。

總之,中國加快建立北斗導航系統,這也說明中國又了一系列的新的發展計劃。而北斗只是這些龐大計劃的展開的“天眼”。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定位系統,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盟“伽利略”,并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完全自主化,美歐等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壟斷被打破,中國終于有挺起胸脯的叫板西方的能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