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市海淀區啟動文化遺產保護工程

2012-01-10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1月9日,一群身穿漢服的少年兒童朗讀表演《海淀區文物保護三字經》。

    當日,以“創新夢,民族根”為主題的“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在北京市海淀區啟動。這是海淀區文化委員會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舉措。在啟動儀式上,海淀區文化委員會宣布,將對區內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中有條件的全部掛牌保護。同時,成立“海淀區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委員會”,首批6名專家接受了聘書。為提升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和普及文物知識,海淀區文化委員會還特別編寫了《海淀區文物保護三字經》,以雅俗共賞方式,介紹海淀區文化現狀、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及保護措施。

    以“創新夢,民族根”為主題的“文化遺產保護工程”9日在北京市海淀區啟動。這是海淀區文化委員會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舉措。

    在啟動儀式上,海淀區文化委員會宣布,將對區內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中有條件的全部掛牌保護。同時,成立“海淀區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委員會”,首批6名專家接受了聘書。為提升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和普及文物知識,海淀區文化委員會還特別編寫了《海淀區文物保護三字經》,用這種雅俗共賞的方式,介紹海淀區文化現狀、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及保護措施。一群身穿漢服的少年兒童現場朗讀表演,將啟動儀式活動推向高潮。

    海淀區文化委員會主任陳靜介紹,我國的文物保護是按照分級管理原則進行的,目前國家級、市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都基本實現了掛牌保護。海淀區作為中關村科技園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經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海淀區對登記的近300處文物項目進行梳理,有條件掛牌的都制作了“海淀區文物普查登記項目”牌匾進行掛牌保護。參加當天啟動儀式的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巴愛民認為,海淀區對區域內文物普查登記項目進行掛牌,對于提高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很有意義。

    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性較強,需要動員專家力量參與,才能正確鑒別和科學保護。為此,海淀區成立了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委員會。在海淀區9日啟動的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儀式上,6位文物專家成為首批受聘專家。陳靜說,“我們今后還將陸續聘請一些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參與進來;一些文物保護方面的熱心人士,也可能被聘請為委員。我們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到海淀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來,保護并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吾京華,國之都,人文萃,文物富……”海淀區文化委員會組織拍攝的童聲朗讀版“海淀區文物保護三字經”音樂電視片9日亮相。該片將以光盤的形式面向社會發放,并通過互聯網發布,從而擴大文物保護的宣傳效果。海淀區還將在出版《海淀史地叢書》后,繼續推出《海淀文化遺產地圖》《海淀非遺保護宣傳冊》等系列海淀歷史文化叢書。

 

    1月9日,文物專家接受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委員會聘書。

    當日,以“創新夢,民族根”為主題的“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在北京市海淀區啟動。這是海淀區文化委員會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舉措。在啟動儀式上,海淀區文化委員會宣布,將對區內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中有條件的全部掛牌保護。同時,成立“海淀區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委員會”,首批6名專家接受了聘書。為提升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和普及文物知識,海淀區文化委員會還特別編寫了《海淀區文物保護三字經》,以雅俗共賞方式,介紹海淀區文化現狀、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及保護措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