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首個“民族民俗民間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揭牌

2012-04-25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北京市第一所“民族民俗民間文化藝術傳承學校”24日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揭牌。

    據了解,“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包括各種民俗活動、表演藝術、知識技巧、手工制作等。作為積存下來的活態文化遺產,它既是歷史的產物,又體現著歷史與當代的結合。如何傳承優秀的“民族民俗民間文化”,是當今文化建設的一個大課題。

    西城區為推動優秀“民族民俗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西城區民間藝術家協會共同邀請了風箏、面塑、空竹、剪紙、毛猴等5個項目的14位傳承人,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民族民俗民間文化藝術”傳承和培養活動,并將風箏、面塑、空竹、剪紙、毛猴制作列入了學校的藝術選修課程,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積極參與。目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共有700多名學生選擇了這些藝術選修課。

    通過一段時間的試教學,學生們感受到把民間藝術引入校園,不僅能夠傳承民族藝術瑰寶,幫助學生掌握傳統藝術的知識和方法,培養民族特色的審美意識和能力,而且還充實了校園文化內涵,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有益探索。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名校,現有3個校區、3600余名學生、250多名教師。學校自1997年開始,10多年來致力于學生藝術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先后推動了京劇教育進課堂、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到學校傳授技藝、將書法列入學校教學必修課。特別是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把每周二下午設為“藝術類選修課”,選修課有京劇、面塑、剪紙、風箏、空竹、泥塑、篆刻、國畫、皮影等30多種民族傳統藝術類課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情。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