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中國復興首先是科技復興 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建園20周年助

2012-05-26  來源:中國商報
[字體: ]

 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日前就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建園20周年系列活動,向一些媒體發布了內部工作進度通告。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建園20周年活動將于2012年6月正式啟動。重大活動日程已基本確定。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全面推進。

  據有關人士介紹,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建園20周年活動不僅得到了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園區里的企業也積極響應,熱情參與。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20年來將大量高科技企業的總部收入彀中,以優質的服務獲得了企業的信任。一直以來,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堅信中國復興首先是科技復興,不遺余力地堅持“科技園”的定位,各項具體工作扎扎實實,軟硬件服務都很到位。成立20年至今,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具備了謀求在更高層次上發展的堅實基礎。承接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20年奠定的產業優勢、區位環境優勢和建設優勢,圍繞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東擴西進”發展空間拓展,促進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的“雙融合”,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將再創“新豐臺、新園區、新總部、新產業、新空間”的為主的“五新”核心競爭力。

  據悉,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近年來,一直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指導自己的工作,把“科學發展觀”的精髓落實在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的具體工作中。自1991年11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后,于1992年正式建立,1994年4月獲準進入國家級高新區,1996年成為全國首批向APEC開放的科技工業園之一。成立二十年來,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聯系了企業,振興了產業,興旺了地方,闖出了一條適合于欠發達園區的科學發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模式,一躍成為了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北京新興的總部經濟集聚區,并成為了全國發展總部經濟的一面旗幟。從1992年到2011年底,園區企業由230家上升到4000家,技工貿總收入由6200萬元上升到2600億元,上繳稅費由200萬元上升到58億元。并帶動周邊地區成為了一個較為發達的新興城市地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