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九航天員恢復狀況一切正常 講述交會對接鮮為人知的幕后細節
![(圖文互動)(5)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21n.jpg)
7月13日,航天員景海鵬(中)、劉旺(右)、劉洋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見面。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神舟九號報告: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身心恢復狀況一切正常,感覺良好!請大家放心,感謝全國人民對我們的支持和厚愛!”
13日上午9時許,經過兩周隔離恢復之后,神九航天員乘組3位航天員身著人們熟悉的藍色工作服,神采奕奕地出現在記者面前。指令長景海鵬的報告,引發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這是圓滿完成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之后,3位航天員首次與記者見面并講述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鮮為人知的幕后細節。
兩次飛天,五大不同
我國唯一兩次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說,他執行的神九任務與4年前的神七任務相比,有五大不同,“是一次全新的飛行任務”。
景海鵬說,首先是目的不同——神七主要是實施空間出艙活動,而這一次主要是實施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為下一步我國空間站建設奠定基礎;第二是環境不同——中國航天員在太空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天宮一號”;第三是組合模式不同——神九飛行乘組的組合模式有新特點,是“新老搭配、男女結合”;第四是飛行時間不同——從神七的3天增加到神九的13天,對航天員的身體和心理等和各項支持保障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第五是任務量不同——這次除了完成手控交會對接任務外,還進行了大量有價值的空間科學實驗。
“雖然挑戰很嚴峻,但是我們都能勇敢面對,圓滿完成了任務。”景海鵬說。
景海鵬曾兩次落淚
景海鵬透露,在執行神九任務期間,他曾兩次落淚。
“第一次落淚是在出征前,當我們乘車前往發射塔架時,望著窗外揮手送別的人群,我的眼淚突然流下來了。”景海鵬說,“此時此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各級首長的信任、感到了全國人民寄予的厚望。我想,這種信任和厚望,正是我們完成任務的強大動力。”
景海鵬第二次落淚,是在飛船成功著陸后,他第一個出艙,看到劉洋最后一個出來時,又一次流淚了。“因為我完成了組織上賦予的任務,盡到了一個指令長的責任,實現了出征前的承諾——我們一定要向全國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景海鵬說。
任務中,擔任指令長的景海鵬不僅要確保成百上千個指令準確無誤地發送,還要組織各類實驗有序開展;不僅要嚴格執行飛行計劃,還要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宮中工作生活。在飛船起飛和返回過程中,他都要及時向劉旺、劉洋提示各個飛行事件和時間節點,好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等。
景海鵬透露,在13天的太空飛行中,他有兩次48小時沒有睡覺。一次是在飛船入軌后的兩天里,他幾乎沒有閉眼,為首次進入天宮作充分準備;第二次是在返回前的48小時,他也沒有睡覺,而是組織乘組重溫飛行指南,互相提問,做到不留一絲隱患,確保任務開端良好、結局完美。
7月13日,航天員景海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回答媒體記者提問。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劉旺:“開飛船的感覺,很好!”
劉旺說:“我親身體驗到開飛船的感覺,確實是得心應手,操縱自如,要問我的評價,就兩個字,很好!”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劉旺擔負著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在景海鵬、劉洋的配合下,他出色完成了這一重要使命。
“我在任務前,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完成任務,這與其說是諾言,不如說是信心。”劉旺說,“我相信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在前幾次任務基礎上的積累,再加上兩位戰友的幫助與協作,我們這次的突破,一定能成功實現。”
“我的諾言和信心還來自于天宮和神舟。在天上,在天宮和神舟里,我感覺真的很好。”劉旺說。
劉旺是我國培養的第一批航天員,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已經14年。“這5000多個日日夜夜中,我實際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在為實現自己的使命做準備。”劉旺說,“我相信只要堅持,終有所獲。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會百煉成鋼。”
劉洋:“我很享受太空的工作和生活”
“我很享受太空的工作和生活,這將是我一生最值得珍惜的回憶。”女航天員劉洋充滿詩情地向記者描述執行神九任務期間她在太空的感受。
作為我國首位飛上天空的女航天員,劉洋在神九任務期間的一舉一動始終牽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
“謝謝大家對我的關注和關心。作為首次執行任務的女航天員,我在為期13天的飛行中,很快地適應了太空環境,按計劃順利完成了一系列的空間科學試驗,履行了出征時‘不辱使命’的諾言,為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劉洋說。
在被記者問及太空生活的感受時,一向“文采很好”的劉洋如此描述——
“太空獨特的失重環境,使我時時刻刻都有魚兒自由遨游的感受,無拘無束。所有的物品都因為失重而漂浮著飛翔著,與地面截然不同,似乎一切都有了生命,有了趣味。無論你的身體處于什么方位,都能自如地工作和生活,這種失重帶來的種種感受很奇妙。
“處于遠離地球340公里的高度遙看地球,美妙愜意,她弧段的邊清晰可見,披著一層藍白相間的光暈,陽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淺淺的藍,大地脈絡分明,海岸線清晰綿長,地球是如此的美麗,這讓我更加熱愛并珍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7月13日,航天員劉洋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回答媒體記者提問。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各項太空實驗進展順利
劉洋介紹說,在神九任務13天的太空飛行中,各項實驗進展順利,取得了豐富的實驗數據。
劉洋說,在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航天員進行了三大類空間醫學實驗,包括失重環境下航天員健康監測與維護、失重環境下人體生理效應和機理的研究以及醫學和工效學評價。
劉洋表示,這些實驗的成功開展,為中長期載人飛行航天員健康保障措施的制定和空間站任務工程設計積累了很多技術基礎。同時,也從空間醫學實驗的角度增進了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認識和了解,實驗所取得的成果也將對公眾的健康監測與維護有積極作用。
時刻準備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再立新功
我國唯一兩次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表示:“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時刻接受祖國的挑選,為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再立新功。”
景海鵬、劉旺、劉洋表示,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完成,為下一步空間站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中國航天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作為航天員,載人航天飛行是我的職業,更是我的生命。”景海鵬說,“在第二次從太空順利返回后,我和兩位戰友按照計劃,經過10多天的休息,目前已恢復到上天前的狀態,各項指標正常,我們感覺都很好。感謝全國人民長期以來的關心與支持。”
在訓練期間一直沒有時間逛街、看電影的劉洋說:“緊張的訓練,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是我一生最大的幸運。”
![(圖文互動)(5)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41n.jpg)
7月13日,航天員景海鵬(中)、劉旺(右)、劉洋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見面。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圖文互動)(3)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61n.jpg)
7月13日,航天員劉旺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回答媒體記者提問。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 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圖文互動)(1)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71n.jpg)
7月13日,航天員景海鵬(中)、劉旺(右)、劉洋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見面。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新華網)(3)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81n.jpg)
7月13日,航天員劉洋為媒體記者在紀念封上簽名。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新華網)(2)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91n.jpg)
7月13日,航天員劉旺為媒體記者簽名。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新華網)(4)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101n.jpg)
7月13日,新華社記者李宣良在媒體記者見面會上向航天員提問。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新華網)(1)神舟九號航天員結束隔離 各項生理指標正常](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13/112434228_111n.jpg)
7月13日,航天員景海鵬為媒體記者在紀念封上簽名。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13日上午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公寓與媒體記者見面并回答提問。為促進航天員身體恢復和重力再適應,從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當天起,3名航天員即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恢復。期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本著恢復措施與醫學檢查有機結合的原則,開展了動態醫學檢查與評估、心理和體質恢復訓練、作息制度調整、合理營養調配、消毒檢疫等5個方面的醫監醫保工作。通過14天的觀察,證明隔離恢復措施合理、效果明顯。目前,3名航天員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