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弦歌不輟一甲子,粉墨春秋六十年。”昨天,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迎來60周年華誕,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儀式、京劇改革傳承論壇,原創少兒京劇《少年馬連良》也于當晚正式首演。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是北京戲曲的一座搖籃。60年來,北戲培養了七千多名優秀畢業生,為北京乃至全國的文藝院團輸送一大批優秀人才,如孫毓敏、張學津、李崇善、李玉芙等,有20人獲得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
在“改革創新 傳承發展——京劇教育60年回顧與展望”論壇上,來自全國戲曲藝術院校及戲曲表演團體的專家、學者,圍繞京劇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關系,京劇教育教學理念的繼承、創新與發展,京劇教學與實踐的關系,京劇師資隊伍建設,京劇教學課程設置研究五個主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慶典當晚,北戲原創少兒京劇《少年馬連良》首演。該劇生動講述了馬連良在喜連成科班艱辛的學藝過程,從多個側面再現了馬連良的成長歷程。整部戲以“情”動人,展現了師生情、同窗情、母子情、手足情。《少年馬連良》首次用京劇的表演形式,真實還原民國時期科班習藝的面貌,為觀眾展開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