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賽季中超聯賽剛剛落幕,眾多的俱樂部為衛冕、亞冠資格、保級……而戰。這是中超歷史上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屆,最終以廣州恒大隊提前一輪衛冕,河南建業和上海申鑫降級而結束了懸念。本屆中超聯賽在廣州恒大巨資投入的“軍備競賽”帶動下,中超邁入到前所未有的億元時代,不少家俱樂部全年投入超過億元,更有多家俱樂部年投入超過兩億。這樣一個中超億元的時代,其掘金之路期待升級版經營。
觀察本賽季中超的經營,有多個經營點是中國體育產業界的巨大突破,尤其值得關注。
廣州恒大俱樂部大手筆的整合式營銷模式,為中超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一流職業聯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今年的中超聯賽由于中央電視臺的強勢回歸,大大刺激了俱樂部投資方的燒錢“激情”。本賽季正是在各方的合力下,央視重返中超,給這一輪以房地產商為主力的中超投資方巨大的動力。
“春江水暖鴨先知”,恒大正是聰明地抓住了央視傳播的契機,形成了“內容+形式+服務”的整體推廣模式。從聘請世界頂尖的主帥里皮,到吸引歐美一流球星巴里奧斯、孔卡等的加盟等,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持續高關注度的熱點話題,并以亞冠等重要節點進行“中國式代言”,以及衛冕等賽季目標,持續吸引國內外足壇、球迷的眼球。同時又常年動員覆蓋各區域的全媒體,打出了一系列聯動式的整合營銷組合拳,席卷全國。毫不夸張地說,恒大在戰績和推廣上的雙重收獲,不僅僅是今年中國最為出色的一件體育營銷案例,也是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最強勁的一次推動力。“沒有無能的市場,只有無能的推廣”。
以恒大為代表的一批中超俱樂部大手筆的投入,引來了世界杯冠軍教頭里皮、歐冠巨星德羅巴等世界頂尖星的加盟,不僅僅在中國,在世界足壇都掀起了一股中超潮流。正是在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關注下,北京、廣州、南京等多地球市連連創新高,多地多場比賽上座率均突破4萬余人,其中江蘇舜天與廣州恒大一役更是突破6萬余人。北京和廣州成為中超最黃金的球市。旺盛的球市,不僅集聚了超高的人氣,吸引眾多贊助商砸錢,票房也已成為越來越多俱樂部重要的收入來源。
巨資投入、明星云集、媒體關注、各地球迷因足球而產生的巨大凝聚力……這一切,使得足球產業鏈的拓展成為可能。
正因如此,邁入億元時代的中超掘金期待著經營升級。
中超掘金需要提煉出中超的足球內涵,以及各俱樂部自身的足球文化加以推廣,“賣”的是競賽文化,“賣”的是城市力量、區域特色,“賣”的是足球整體競爭、風格各異的巨大魅力。中超掘金需要在全球范圍內招賢納士,吸引一流的足球產業理念和資源一流的專業團隊、專業人才,打理中超、打理俱樂部的賽區開發。
中超掘金還需要暫緩集約式開發的步伐,在調動中超主體——各俱樂部積極性上嘗試一定程度的分散式經營。中超公司在擁有總冠名、主要廣告牌和經營產業領域等優勢資源,但其整體掘金效果并不理想。集約式經營給各俱樂部分紅鮮有過千萬的尷尬現實下,可考慮將分賽區冠名、服裝贊助等權限等在一定時間段內下放,進一步放水養好俱樂部這一條條“活魚”。俱樂部活了,中超的全面崛起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