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老舍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的同名曲劇,11日晚在中國政法大學禮堂上演。作為紀念北京曲劇劇種命名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首屆北京曲劇藝術節當日開幕。
據了解,這次藝術節將上演包括《正紅旗下》《“鄉”約青春》《少年天子》《煙壺》等4個新近創排的劇目。其中《正紅旗下》曾獲得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金獎,是北京曲劇最新代表劇目。該劇大膽創新,啟用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曲劇專業08級本科表演班的年輕人擔綱主演,讓這一劇種煥發出青春時尚的氣息。
北京曲劇藝術中心負責人孫東興介紹,自2012年北京曲劇團正式轉企改制以來,曲劇開始了全新的探索。2012年全年演出300余場,收入達700多萬元,演出場次和收入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作為最年輕的戲曲劇種,北京曲劇兼具多種藝術門類的特色,具有很寬闊的發展空間。今天的北京曲劇應該像海綿,吸收一切有益的藝術營養,在探索中發展。”
據悉,北京曲劇是北京唯一地方劇種,于上個世紀50年代以北京流行的曲藝單弦牌子曲等“京味兒”民間藝術發展而成。以老舍先生的劇作《柳樹井》為誕生標志,曾陸續上演《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珍妃淚》《少年天子》等上百個現實主義題材,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經典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