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全球“印鈔大賽”給中國出了難題

2013-01-2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

 

 

  進入2013年,世界發達經濟體印鈔機馬達轟鳴。1月22日,日本央行推出超量化寬松政策,包括無限制資產購買以及上調通脹目標至2%。放眼全球,美國馬不停蹄連推QE(量化寬松政策),歐洲央行有無限制購債計劃。有學者比喻,世界很可能已進入一個中央銀行印鈔時代。經濟發達國家競相貨幣放水,大水漫溢影響到新興經濟體,對中國而言,則增加了宏觀調控的難度。有關專家建議,中國應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提高自主、內生增長能力。

  競相貶值玩得歡

  日本央行最近聲稱,將通過提高資產購買和貸款計劃規模放寬政策,在2013年末完成當前資產購買計劃后,每個月將購買一定數量資產且沒有確定期限。目前每個月將購買13萬億日元資產,包括2萬億日元日本國債;2014年央行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將增加10萬億日元,之后可能會維持。

  日本自稱此次貨幣擴張是為了解決通縮問題,但在外界看來,日本有讓本國貨幣貶值以促進出口的嫌疑,屬于明顯操縱匯率。有歐洲出口商擔心,日本是故意讓日元兌歐元貶值。

  美、歐、日大開印鈔機,不管有意無意,其結果之一就是使本國貨幣貶值。分析人士認為,你貶我也貶,各國央行用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匯率的做法容易引發貨幣戰爭。德國央行行長指出:“讓央行承擔更多的責任并迫使央行采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一輪競爭性貨幣貶值。”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最明顯的是讓美元貶值,那么,歐洲央行要進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美元貶值給歐元區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其實日本在金融危機開始之初也沒有這么做,只是它的貨幣升值得非常厲害,所以才有過去升值時日本央行干預匯市、到目前干脆就推出更大規模的量化寬松政策的做法,這樣做短期的效果肯定是日元貶值。

 中國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美元、歐元、日元都是國際化貨幣,其大量放水必對他國產生溢出效應。孫立堅稱:“打開‘印鈔機’無疑會增加全球市場的流動性,風險資產的價格有可能上漲,發展中國家相對較高的投資收益率會吸引資金流入。這樣會推動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升值,同時帶來輸入性通脹。”

  巴西對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很不滿,認為將引發大量資金進入巴西,造成經濟過熱。為避免發達經濟體寬松政策造成本國貨幣快速升值,韓國、俄羅斯、泰國等央行的領導人最近表示,不放棄對本國貨幣升值采取措施。

  對中國而言,外部極度寬松的貨幣環境將使宏觀調控難度加大。專家分析說,首先,中國實現穩增長目標需要控制好通貨膨脹,然而各國寬松政策將帶來輸入性通脹。其次,中國大規模外匯儲備因美元、歐元等貶值而造成外儲資產縮水。第三,相比較發達國家,中國較高的投資收益率會吸引更多國際熱錢流入,加劇國內資產泡沫。

  提高自主內生增長能力

  面對隨時有可能涌入的貨幣洪流,中國需要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有關專家建議,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積極擴大內需,提高自主、內生增長能力,并鼓勵中資企業“走出去”。同時,實現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實現外儲保值增值。

  還有人建議,中國也可以考慮超發貨幣來應對。對此,孫立堅指出,這種觀點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即別人的貨幣是國際貨幣,他們可以把貨幣超發轉嫁到人民幣升值的頭上,而中國的貨幣走不出國門,不能在世界上自由地兌換美元,最終中國將落入非常尷尬的境地。如果中國超發貨幣,那么人民幣必然會對外升值,對內貶值。

  孫立堅認為,“采用‘寬財政、穩貨幣’這個策略,如果中國政府手里的資源能夠利用好,可以推動城鎮化建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