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國際電影節邁向成熟

2013-04-26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基努·里維斯攜《太極俠》劇組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藍毯。重磅嘉賓給電影節增色不少。

    為期一周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于前晚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落幕。首次“天壇獎”評出了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佳作,打造了“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此外,在展映場次、觀影人次、簽約總額、活動內容等方面也突飛猛進,極大提升了國際影響力。

    累計觀影人次近3.8萬

    據統計,參加本屆電影節的中外電影機構有800余家,國內外嘉賓3000余人,205家境內媒體、55家境外媒體共1036名記者參與報道,直接參與電影節的人數突破100萬人次。4月15日至24日,北京展映活動在北京30家影院進行,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260部影片累計放映超過600余場次,其中90%的影片為近兩年新作,累計觀影人次達3.8萬。

    交易額連續三年創紀錄

    本屆電影節電影市場的簽約總額高達87.31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65%,并實現連續三年創中國電影節展交易之最的紀錄。其中影片類項目簽約額為31.08億元,比去年增長28.38%;影院院線、影視基地及文化地產建設類項目簽約額為30億,比去年增長53.85%;電影投融資項目、微電影項目、技術和其他類項目簽約額為26.23億。本屆電影市場共完成27個項目簽約,其中過億項目達21個,中外電影合拍項目達到10個,比去年增長66.67%、所占比重增長11.89%。

    電影論壇嘉賓云集

    電影論壇一直是北京國際電影節專業性的集中體現。去年詹姆斯·卡梅隆現身北京國際電影節曾引起極大反響,今年的“中外電影合作論壇”“電影與科技論壇”等主題論壇活動也邀請到呂克·貝松、基努·里維斯,以及國際知名電影公司的高層等重磅嘉賓出席,對時下最熱門的合拍片、3D技術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嘉年華日均接待4000人

    本屆電影嘉年華活動開辟了奧體中心和懷柔兩個會場,以電影夢為主題,設置了表演放映、電影特效展等互動活動,《阿凡達》《霍比特人》等電影的原型產品也首次全景亮相北京。五度獲得奧斯卡獎的理查德·泰勒現場展示特效造型化妝術成為最大亮點,讓普通影迷體驗到了瞬間變身阿凡達的神奇。據統計,本屆電影嘉年華活動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4000人次左右,懷柔分會場更是在首個活動主題日就迎來5000余名游客參觀游覽。

    ■ 業內解讀

    “美美與共”強調跨文化溝通

    記者:北京國際電影節今年推出了“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理念,這對北京國際電影節打造品牌,提升影響力,將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張頤武(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諧,包括人與生態環境;“美美與共”強調的是差異性,注重價值觀的交融溝通、跨文化傳播。

    王人殷(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天人合一,美美與共”價值理念的提出非常重要。一個電影節沒有鮮明的價值理念就等于沒有靈魂和特色,就很難有大的突破。北京國際電影節推出這一理念,既顯示出國際眼光,又有中國文化根基。它的核心是“和諧”。

    記者: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對北京打造“東方影視之都”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傅紅星(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國際電影節可以成為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北京建設“東方影視之都”的一個新起點,只要路子走得正、走得實,通過一屆屆的舉辦,好的口碑會逐步形成,對電影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會日益顯現。

    記者:您認為未來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應如何更好地明確定位、突出特色?

    高軍(國盛影業總經理):任何一個電影節都是四項硬指標,即星光、評獎、話題、服務,尤其是后三者。此前國內電影節在評獎權威性上沒有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北京國際電影節要想做出特色,就需要一點膽識,比如說可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發表宣言,堅決拒絕“雙黃蛋”。另一點就是服務,很多電影節經常會出現各國代表來了,沒人接,沒人認識的尷尬場景,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最后就是話題,好的話題能夠引領潮流,給電影節增色添彩。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