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第六屆香山文化論壇在海淀舉辦

2013-07-18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街道辦事處召開第六屆香山文化論壇研討會,規劃在未來三年,整體提升香山文化發展的水平,實施香山文化的質量工程,加強香山文化的社會認可程度。將香山文化的發掘、創新、推廣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成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主要文化標識之一。

    為了統籌地區文化發展,凝聚地區文化建設力量,香山街道提出了建設“文化香山”的發展思路,并制定了《文化香山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5年)》,以將“文化香山”的建設落到實處、創出影響、樹立品牌。

    從現在開始,將對香山既有文化資源進行徹底普查,建立香山文化資源檔案。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香山街道辦事處將組織相應專家、學者、香山文化愛好者和地區文化工作者對香山地區及其輻射區的既有文化資源進行普查、登記,徹底走訪每一處文化資源,進行測量、照相、畫像、記載,建立全面、細致、科學的香山文化資源檔案。特別是對碧云寺及行宮、十方普覺寺及行宮、八旗印房與碉樓、北法海寺、晏公祠、團城、禮王墳、香山小學、四王府小學等歷史人文資源進行搶救性記載。在完善普查與記載的基礎上,將香山文化檔案電子化、圖像化、數據化,為香山資源的保護、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擬出版一部能夠真正能夠全面系統、形象直觀、圖文并茂反映香山現狀與歷史文化資源的圖文書。

    計劃到2015年,打造一批高質量的文化項目、吸引一批有內涵的文化產業入住,使香山地區文化凝聚力、競爭力、創新力、輻射力顯著增強,提高香山地區各項主要文化指標在北京市和海淀區的地位。

    打造中國第一皇家山地園林

    以靜宜園(今香山公園)為中心,加強對香山文化的發掘與研究,推動靜宜園的復建,打造中國第一山地皇家園林的形象。以此為基礎,打造相關文化產業,將山地園林文化代表的特點發揮出來,吸引一批以山地園林文化、皇家文化、旗營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公司入住,推動靜宜園品牌的建設、宣傳與開發。嘗試探索文化發展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新途徑,為香山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以新媒體和新型社會組織為載體,打造“文化香山”的對外窗口

    香山地區的文化發展基礎較為深厚,文化發展水平較高,但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陳舊模式。為了擺脫這一困境,香山街道辦事處將充分利用網站、微博、電子雜志、電子地圖等手段,將建設“文化香山”的已有成果充分向社會公眾推廣,讓這些新媒體成為香山文化“虛擬”的載體。并成立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行運作、文化研究為主的新型社會組織,作為“文化香山”在組織上的載體。這種新型社會組織,應當盡可能多的凝聚關注香山文化發展的有識之士,成為香山文化“實體”的載體。要把這樣的新型社會組織,作為凝聚關注香山文化的人士和團體的“文化樞紐”,成為聯系文化和文化人的基本紐帶。

    打造首都近郊生態、健身、休閑基地

    香山地區是離首都核心區最近、歷史文化內涵深厚、最利于游賞、休閑、健身的天然山體園林區。香山街道辦事處將聯合各部門力量,以香山歷史文化資源庫為基礎,打造首都近郊生態、健身、休閑基地。在香山地區合適的位置,建設“文化香山”的宣傳陣地和市民園地,樹立“文化香山”的地標,打造以“文化香山”為特色的休閑娛樂區域。

    據香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張晨光介紹:香山文化論壇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成功召開了六屆。連續六年堅持每年一次論壇、每年一本文集。已出版了《香山山水園林與建筑》《香山寺廟與旗營》《香山名人足跡與墓園》等5本文集,這些文集見證了香山文化論壇從無到有,從初創到成熟的全過程,是香山地區 “文化香山”建設工作的精髓,代表了香山文化論壇的發展成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