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500多家中外企業匯聚北京洽談會 簽約271.6億元

2013-08-01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在制造工廠里將門窗、疊合樓板生產好,在施工現場只需要像組裝積木一樣搭房子……不同于人們印象中建筑工人“乒乒乓乓”作響的建筑工地,“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工業化建筑技術將很快應用在北京。在昨日召開的第五屆投資北京洽談會上,國內綠色建筑制造業的龍頭企業——遠大住宅工業有限公司宣布入駐北京,今年年內投資50億元的新型工業化綠色建筑全球研發中心和北京制造基地都將建成。

 

    昨日的洽談會上,和遠大住工一樣,500多家中外企業慕名前來尋“商機”,參與規模達到了往年之最。高端制造、文化創意、環保能源等產業21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額達到了271.6億元。完善產品鏈布局、以資引資成為不少項目的共性。

 

    遠大住工已經在湖南、沈陽等地設了制造基地,但全球研發中心毅然選擇落戶北京。

 

    “當然要選擇北京!一方面我們想借助北京這個國際大都市開拓海外市場,另外北京有不少高端人才,這也是我們現在急需的力量。”遠大住工總裁唐芬表示,盡管目前公司全球研發中心還在選址階段,但面向科研機構、高校院所的“求賢帖”早已貼出。

 

    社會資本和民間投資愈發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市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全市促成投資項目626個,同比增長46.9%。其中外資投資項目共270個,注冊資本41.7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19.5億美元;內資項目共有356個,其中完成簽約152個,涉及金額182.6億元。

 

    現場特寫

 

    “這趟來得真值!”

 

    20來條長桌,在上千平方米的會場里簡單地擺放著,但桌子邊卻擠滿了人。昨天的洽談會除了政策解讀、重大項目簽約外,700多位企業人士和30多家政府部門、16個區縣、10余家國家和市級開發區代表面對面溝通的“投資咨詢日”活動火熱異常,簡直就是一次實打實的現場辦公。

 

    下午1點來鐘,活動還未正式開始,參會者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咨詢。從材料袋里拿出自家生產的汽車濾清器,又忙不迭地拿出原材料——廢舊的鋼圈、橡膠套,北京首拓汽車濾清器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建湘,奔著環保局的桌位徑直走了過去。

 

    “我們是將汽車的廢舊濾清器再利用,生產全新濾清器的企業?涩F在在產業化的環節遇到了難題。”剛一落座,邱建湘就直奔主題。

 

    只有拳頭大小,濾清器往往裝在汽車發動機等部位,提供機油的過濾功能,這在汽車保養環節中是被經常更換的一個零部件。2010年3月,邱建湘的公司在經信委和環保局等部門支持下,開始了汽車旋轉濾清器再利用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經建成了一條年處理量50萬只左右的生產線。

 

    “我們把舊產品進行分類篩選,鋼圈等部件繼續用于生產新產品,廢紙經過粉碎后可以作為生物質型煤的添加物,廢油可以直接回收。”然而一年50萬只的處理量,對于整個市場而言只是“杯水車薪”。邱建湘坦言,北京目前現有汽車近600萬輛,每年耗用濾清器在1500萬只以上。濾清器里有機油,屬于危險廢棄物范疇,通常是交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焚燒,“我們只有經營權,所以只能從零散的回收小販手中來購買,讓企業發展‘束手束腳’。”

 

    一邊用筆記下邱建湘提出的問題,一邊詢問細節,坐在對面的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思索片刻,給出了一個“方子”。“我們會協調北京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讓他們牽頭給您聯系回收企業,看能不能和他們合作來處理舊產品。”半個小時后,記者在會場門口見到了一臉興奮的邱建湘。在咨詢環保局后,他又陸續找了經信委、交通委幾個相關部門,都頗有收獲,“有的給我提供了回收途徑,有的給我補充了產業優惠政策,這趟來得真值!”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