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世界級農業大會接踵落戶北京

2013-08-1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在延慶縣的希森馬鈴薯博物館內,工作人員展示按照1:1復制的幾十斤重的大馬鈴薯標本。7月26日,世界馬鈴薯大會公司主席宣布,2015年世界馬鈴薯大會將在延慶召開,這是世界馬鈴薯大會首次落戶北京。

 

 

    7月底,2015世界馬鈴薯大會簽約儀式在延慶舉行,這是繼2012世界草莓大會、2012世界食用菌大會、2014世界種子大會、2014世界葡萄大會后,短短5年間,第5個落戶北京的世界農業大會。數量之多,級別之高,前所未有。

    世界級農業大會為何相中北京?

    北京農業美譽度越來越高

    “北京農業不是最大的,但是最好的。”7月底,在2014世界葡萄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第十一屆世葡會主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紹華肯定地告訴記者。

    以葡萄產業為例。中國的葡萄種植面積世界第四,產量世界第一。而在葡萄科研方面,中國也走在世界前列。

    “2012年,世界范圍內這個領域有10個團隊,發表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論文超過15篇,其中有4個是中國的。”李紹華說,而這4個團隊全都在北京,在中科院植物所。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北京農學院……據統計,北京有44家國家級和市級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他們占據著全國農業科研領域的制高點,科研基地遍布京郊。

    位于通州的金福藝農農業科技示范園,在鋼架大棚里生產西紅柿,一年收三茬,畝產值高達45萬元;在延慶的馬鈴薯產業園,有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育種企業,年產微型薯1.5億例,占全國總產能的十分之一……

    同時,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也是全國領先,世界知名。

    “從2003年開始,我們就提出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不再只關注農業的生產功能,更注重它的生態價值、服務價值。”市農工委書記、農委主任王孝東說。從那時起,休閑農業興起,到去年底,全市已建成1200多個農業觀光園,把14條窮山溝變成大景區,鄉村旅游蒸蒸日上,為會展農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2008年3月,北京首次申辦世界級農業大會——2012世界草莓大會,一舉成功。

    這一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新北京在全世界面前大放異彩。

    “過去申辦這種大會,我們根本排不上隊,F在不一樣了,北京和北京農業在世界上知名度越來越高,各國專家都想到北京來看一看,所以我們是申辦一次,成功一次。”李紹華很是自豪。

    學術會議成全產業鏈盛會

    2012年,世界草莓大會在昌平舉辦,這是北京首次承辦世界級農業大會。

    “所有參會者都感到意外,大會的成功超出他們的想象。”王孝東說,“我們把一個純學術會議,變成了一個全產業鏈的盛會。”

    除學術研討外,草莓博覽園里還展示了世界各地135個草莓品種和17種種植方式,大會吸引了2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世界上最新的草莓種植技術和設備紛紛亮相,會場外,到昌平采摘草莓的中外游客趨之若鶩。

    不僅如此,今年,昌平區又利用草莓大會的場館設施,舉辦了首屆農業嘉年華。

    嘉年華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清明、五一等小長假期間日均客流量達5萬人次,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顒悠陂g,嘉年華場館周邊的采摘園共接待游客240萬人次,實現草莓銷售收入近兩億元,草莓價格比同期高出20%。

    同樣,正在籌備的世界葡萄大會,也突破了往屆單一的學術會議內容。

    2014世葡會設置了開幕式、學術會議、葡萄酒博覽會、葡萄酒品鑒大賽、產經論壇、系列文化活動和閉幕式等七大項活動。首次舉辦的葡萄酒博覽會,將吸引國內外的名莊、名品、名企、名師參加;葡萄酒品鑒大賽也將成為行業盛會,為從業者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

    學術會議變全產業鏈盛會,直接促進農民增收,也讓決策者們看到北京舉辦農業會展的優勢。

    “延慶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豐富,是世界馬鈴薯大會理想的舉辦地。”世界馬鈴薯大會公司主席大衛·湯姆森說,“在這里舉辦大會,不但能提高中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水平,也能提高世界馬鈴薯大會的影響力。”

    建設“農業中關村”

    繼馬鈴薯大會后,北京又在籌備申辦世界蘭花大會。

    “承辦這些展會的最終目的,是為北京打造‘種業之都’服務。”王孝東說,北京土地資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積只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值,促進農民增收,籽種產業是最佳選擇。

    2010年,北京和科技部聯手,打造“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建設“農業中關村”。

    涉農會展讓全世界最新、最好的農業技術和人才向北京聚攏。

    草莓大會后,昌平開建草莓重點功能實驗室,昌平正在成為輻射帶動全國的草莓產業科技研發基地、種業基地。食用菌大會,通州共引進和示范推廣了白靈菇、金針菇、雙孢菇等十幾個食用菌品種。

    正在籌備的2014世界種子大會,推動著北京籽種產業加速發展。

    3月1日,一個國際標準的種子質量檢驗室在豐臺巴莊子123號院開工。該實驗室將按照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的要求,建設“4+2”檢測體系,即四項常規檢測與活力、健康檢測。項目期間將通過ISTA國際實驗室的認可。

    這就意味著,今后國內種業企業想出口種子,不用去國外找專業實驗室出具質量證明了,在北京就能完成同樣的檢測。這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種業產業鏈下游種子質量檢測技術落后的問題。

    葡萄大會則配建了國家級葡萄科研與產業服務中心,目前已與7個科研院所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而在葡萄博覽園里,來自世界各地的706個名特優品種已經生根發芽。馬鈴薯大會將加速馬鈴薯亞太中心建設,后者將配建種質資源庫。

    以農業科技為驅動的北京現代農業,揚帆遠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