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成果《史記》修訂本將亮相,全套書目將于2017年出版完成
修訂后的點校本《史記》更換了全新的封面。
2007年,中華書局啟動了對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訂工作。此次修訂工程是點校本“二十四史”問世以來的首次“大修”,曾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今,六年時間過去了,作為這一修訂工程的首批成果,《史記》修訂本將于近日在上海書展上亮相。
大修工程預計耗時10年
中華書局從1958年開始實施對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整理,全部出版工作于1978年完成,經歷了整整20年。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這樣評價這套書目的意義:“點校本第一次將全套正史從古董書架上請了下來,成為人人可讀的現代整理本。”
徐俊認為,盡管點校本“二十四史”有著非常高的學術標準,但因為成書時間跨度太長,導致標準和體例不統一,整理深度也各有參差,有的底本選擇不夠精當,有的校勘過于簡略,標點也間有失誤。“最明顯的是形式上的差異。”徐俊以前四史為例,《史記》沒有校勘記,以張文虎《札記》代之;《三國志》校勘記集中在全書之末,僅標注頁碼卷數;《漢書》《后漢書》校勘記則放在了每卷之末。
隨著時代的發展,關于“二十四史”的校訂、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學者和讀者也提出不少可參考的修訂意見。徐俊表示,此次修訂,將使得點校本“二十四史”在原有基礎上,“形成一個體例統一、標點準確、校勘全面、閱讀方便的全新升級版本。”
為完成此次修訂,中華書局組織了國內古文獻整理、斷代史研究、專史研究等方面的200余位專家,組成17個修訂小組,同時展開修訂工作。截至目前,除《史記》之外,《宋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等也已交稿;其余各史修訂稿也大多進入后期撰寫校勘記階段,并開始陸續分批交稿;篇幅比較大的《明史》等已經提交了大約50%的初稿。按照計劃,全部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將于2015年完成修訂,并將于2017年全部完成出版。
《史記》新增三千校勘記
此次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訂工作之精細,從最先出爐的《史記》中便可體會到。《史記》修訂組主持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生群介紹說,根據初步統計,點校本《史記》修訂本新增了校勘記3000多條,約30萬字,并改動標點6000余處。
此次《史記》修訂過程中,全面校勘了北宋至清有代表性的多種《史記》刻本,以及十余種日本鈔本、敦煌寫本。其中較為重要的版本包括“世間乙部第一善本”——臺灣傅斯年圖書館藏北宋景佑監本《史記集解》、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南宋紹興本《史記集解》、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南宋建安黃善夫刊《史記》三家注合刻本等。
在修訂過程中,學者們發現了不少原有點校本漏校的情況,大多涉及到史實、典章制度、名物、語言、訓詁等方面的內容。趙生群舉例說,原有的點校本《史記》中有一些名字錯誤,比如人名誤用、地名誤作人名、書名誤作人名、官名誤作人名等。地名方面還有用字顛倒的情況,如“昌平”誤作“平昌”、“如安”誤作“安如”等。另外,書中的一些書名也有錯誤,如《左傳例》誤作《左傳釋例》、《晉紀》誤作《三日紀》、《瑞應圖》誤作《應瑞圖》等。
標點錯誤的例子也有不少。趙生群以《曹相國世家》舉例,文中說,“(曹參)從擊諸侯,及項羽敗,還至滎陽”。“如此標點,‘敗’的主語是‘項羽’,曹參還滎陽的時間是項羽敗亡之后。而實際上,原文意思是說曹參跟隨劉邦擊諸侯及項羽,被項羽擊敗,因而還至滎陽,其事遠在項羽敗亡之前。”他認為,正確的標點應為“(曹參)從擊諸侯及項羽,敗,還至滎陽”。
六種史書確定修訂底本
“二十四史”點校本修訂,不同史書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有的著力于版本,有的著力于本校,有的重點在史源追溯,有的延續了點校本底本,有的則更換了底本。徐俊特別強調,“底本的選擇是古書整理的重中之重,所以點校本的底本問題,一直受到學者的關注。”
原有的點校本“二十四史”,明確使用底本或工作本的史書有18種,其余6種史書為“不主一本,擇善而從”。而在此次修訂中,學者們在盡量保持延續性的原則基礎上,有11種史書沿用了原點校本的底本,還有7種史書通過版本調查,更換成更為合適的底本。以《后漢書》為例,該書原以百衲本影印南宋紹興本為底本,但百衲本多有挖改,已非紹興本之舊,今改以國家圖書館藏紹興本為底本,所缺五卷則以國圖藏北宋刻遞修本配補。
另外6種原先無底本的史書,此次也確定了修訂底本。比如《三國志》,原點校本用百衲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活字本、江南書局刻本四種通行本互相勘對,擇善而從,此次修訂時則考察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地所藏版本的情況,最終確定以國家圖書館藏紹熙本為底本。
新聞延伸
中學課文要改錯嗎?
《史記》中有很多文章曾入選語文課本中,此次點校本《史記》修訂的過程中,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篇目也被挑出了錯兒,不過語文課本是否有必要隨之修訂,學者認為還是應慎重對待。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話:“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對此趙生群認為,其中“不肯出租”的“租”字,景祐本、紹興本、耿本、黃本、彭本、柯本、凌本、殿本都作“趙”,考慮到古書中“租”與“趙”字形相似,應為誤用,因此此次修訂根據版本和其他旁證材料,將其改為“不肯出趙”。
不過,徐俊指出,《史記》的正文早已逐漸定型,即使在今天利用多種珍貴版本校勘的情況下,對于《史記》正文部分的文字變動也相對較少,可以說變動主要集中在三家注文字和標點上,中學課本中選入的《史記》名篇,像這樣涉及正文方面的問題應該不多。另外,《史記》不同版本異文的成因很復雜。至于語文課本是否有必要依照此次修訂進行改動,徐俊認為還是應當根據教學需要慎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