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50余通20世紀文化巨擘手跡集體亮相匡時秋拍

2013-10-07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記者從北京匡時國際拍賣公司獲悉,匡時2013年秋拍“百年遺墨”專場將推出“夏宗禹舊藏名人手跡”專題,集中亮相豐子愷、巴金、郭沫若、馬一浮、葉圣陶、何其芳等多位20世紀文化巨擘與《君子書》編者夏宗禹的50余通信札、手稿,拍賣所得將用于成立“夏宗禹文化基金”。

    夏宗禹是我國著名的編輯、學者,與豐子愷、何其芳等大師交情深厚。夏宗禹晚年筆耕不輟,潛心搜輯近世名家墨妙,所編輯的《四君子書》使弘一、馬一浮、豐子愷、葉圣陶四位大師的文章世所傳揚。

    據悉,這批夏宗禹舊藏、出自諸位近代名家之手的信札,內容或廣涉時事、議論人生境遇,或記錄心理歷程、探究學術新風,其中大多與時局緊密相聯,行文與書寫俱是時代縮影。

    其中,夏宗禹與豐子愷的28通書信洋洋萬言,最為詳實。豐子愷與夏宗禹早歲定交,常作鴻雁往來。二人通信始于1944年12月,終于1965年11月,前后長達21年。此28通書信的內容中既有豐子愷于“精神堡壘沙坪壩”的創作歷程,又有他引領新文學、力推“白話文運動”的重要思潮,可看作解讀豐子愷精神世界與筆墨世界的延伸讀物。

    值得關注的是,在專題中還有多位文化名家的書信。其中巴金致夏宗禹的2通信札,首度公開文學泰斗巴金代表作《春》、《秋》編輯工作具體細節;郭沫若的3通書信中談及《百花齊放》、《蔡文姬》的編輯校對工作;鄭振鐸的3通信中解密了定陵考古的發掘經過,是解讀歷史、還原真相的真實佐證。

    此外,夏宗禹主持印制的巴金簽名本《隨想錄》(線裝一函五冊)及巴金手錄之后記也十分難得。《隨想錄》是巴金晚年用全部人生經驗創作的作品,對當代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被海內外文化界稱之為“講真話的大書”。這套《巴金隨想錄》線裝本由夏宗禹親自設計版式,選定用紙、督印,趕在1993年巴金90誕辰前奉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