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基礎研究10月29日首次迎來科研機構的“戰略投資”,聯合資助的項目中,科研機構的投入至少是政府資金的5倍。這一重大突破,標志著首都地區科研機構開始嘗試在基礎研究投入中發揮主體作用,也表明了科研機構追求原始創新、源頭創新的“原始沖動”。
基礎研究是科技原始創新的源泉,但由于暫時看不清應用前景,更看不到經濟效益,研究經費通常由政府投資。但今后3年里,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基金委”)與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市科研院”)將共同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聯合資助本市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工作。
10月29日,市基金委與市科研院共同簽署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資助試點合作框架協議》和《201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資助試點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市基金委與市科研院首次合作期為2014年至2016年,資助金額上,市科研院出資不低于市基金委出資的5倍。
市科研院擁有30家直屬單位,是全國最大的地方科研院。此次合作也表明了市科研院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基礎研究的源頭創新對其后端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
有關負責人介紹,北京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基礎研究為社會提供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為產業發展及民生工程提供源頭創新的支撐。通過了解產業發展主體對基礎研究的需求,以及新興學科的發展需求,打通基礎研究與后端需求的聯系通道,可切實發揮基礎研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此次聯合試點工作是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科技工作新模式的探索。今后,聯合資助項目將面向首都地區開放,鼓勵市科研院外的其他單位與市科研院下屬企業單位聯合申報。通過項目搭建開放、合作的交流平臺,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自然科學基金工作及基礎研究領域工作,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