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發布2013-2020商業發展規劃,該區在四環內將限建批發市場和大型商品交易市場
南中軸將建國際品牌聚集區
記者日前獲悉,《豐臺區商業發展規劃(2013—2020)》已于近日發布。未來,豐臺區在四環內將限建批發市場和大型商品交易市場,通過 建設“三區、八圈、多街、多點”的商業網絡,淘汰“老舊差”的低端業態,發展“高大上”的現代化商業服務體系。其中,依托首都第二機場,南中軸沿線將建 50萬平方米商業設施,提供進口、高端商品。
豐臺四環內限建批發市場
商業配套不足、低端業態聚集一直困擾城南發展。
功能區商業配套不足。目前南中軸、三四環都市產業帶、科技園區等功能區商務商業配套都難滿足功能區需求,缺后續規劃。
高端商業設施更是欠缺。豐臺全區平均5.1萬人擁有一個規模零售商業設施(1萬平方米以上),而西城區這個數字是3.9萬人。豐臺既有商場 的品牌檔次、豐富度也低于其他區域同類業態店鋪,如翠微大成路店與翠微公主墳店相比,國際、高端、一線品牌比重明顯存在差距,資和信專柜品牌數僅為翠微公 主墳店的51%。
商業聚集效應也欠缺,沒有西單、王府井、公主墳這樣的商業聚集區。商業自主、無序發展成分較大。豐臺已有的商業設施,以服裝、花卉、汽車、建材家居為代表,分布廣、數量多,交易方式相對粗放,經濟貢獻小,卻給交通、環境等造成壓力。
《規劃》提出,要通過“管、限、遷、升、轉”等方式,推進大紅門、玉泉營等市場密集地區轉型發展。包括限制在四環內新建批發市場和大型商品交易市場,河東地區不再開辦傳統型農貿市場,“老舊差”的批發業態逐步退出,物流及低端服務功能逐步外移。
對于當前大量存在的批發市場,豐臺區將引導企業由粗放式轉向內涵式發展,由傳統交易轉型為現代流通模式,發展電子交易中心,把有形交易和無形交易結合起來,形成現代交易、信息集散、設計研發等功能聚合的發展格局。
南中軸商業設施主打“高大上”
《規劃》提出,將搭建“三區、八圈、多街、多點”的現代商業服務體系。其中,“三區”是指打造三個都市商業聚集區,包括麗澤、豐臺科技園區和南中軸。
麗澤商業區建設規模約70萬平方米。以麗澤路為軸線展開,形成五星級、超五星級、特色精品等酒店群落。建設標志性購物中心,均衡配置各類小型生活服務設施。
總部基地商業區建設規模100余萬平方米。其中,重點加快城南購物中心建設,加快科技園東區三期商業中心區建設,打造科技園區綜合性商務商業服務聚集區。
南中軸商業區將結合南中軸高端商務定位和緊鄰首都第二機場的優勢,打造城南最高端的國際性商業聚集區。沿軸線臨街建設不少于50萬平方米的高端商業設施,引進國際、國內一線品牌,重點提供進口商品、高端商品,并建造五星級酒店和國際餐廳。
園博園周邊發展養老產業
《規劃》提出還要培育8大商圈。方莊—蒲黃榆商圈,重點發展文化商業和現代商業。馬家堡—公益西橋商圈、梅市口—大成路商圈,重點發展現代商業。東高地—南苑商圈,將在和義、南苑地區建設以奧特萊斯為代表的現代休閑商業區。
六里橋—西局商圈。發展商務服務、現代商業等產業,建設星級酒店、賓館,聚集中高端餐飲企業。其中,將對西國貿汽配城進行重新規劃定位,建設以黃金、珠寶、文玩、藝術品交易、拍賣為主的現代交易聚集區,彌補豐臺區及北京西南地區的空白。
大紅門—木樨園商圈。依托福成商廈、天雅大廈、新世紀大廈等商業設施,升級改造低端服裝市場,重點發展服裝設計、展示以及同高級代理商交易的平臺。并將增加餐飲、百貨等業態配套。
青龍湖—王佐商圈。依托南宮商業街,打造集生活服務、溫泉養生、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現代生態商業。依托京港澳高速,重點發展以奧特萊斯為代表的現代休閑商業。
園博園—長辛店商圈。圍繞科技園區西區和園博園,建設和培育園博園—長辛店商圈。依托長辛店綠色生態優勢,重點發展養老配套產業,開發中老年養生、保健、綠色消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