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世界種子大會開幕次日,北京種子企業就簽下1500萬美元進出口大單,相當于北京市以往全年進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
當天簽署的合作協議,既包括進出口貿易合作,也包括戰略開發合作,涉及小麥、蔬菜、向日葵等多個品種。其中,中種雜交小麥種業(北京)有限公司 和巴基斯坦佳德農業研究與服務(私營)有限公司簽訂了中國、巴基斯坦雜交小麥產業化合作協議,是將國內優質雜交小麥品種向國外大面積推廣的戰略性協議,前 景極為廣闊。
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和印度安地國際種業集團簽訂了出口向日葵的協議;北京奧立沃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和以色列海澤拉優質種子公司簽訂了2015年 合作協議;北京亙青種子有限公司與法國科魯斯公司、日本武藏野株式會社、香港高華種子公司分別簽訂了進口蔬菜種子的意向合同。6項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近 1500萬美元,已達到本市往年全年進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
本市聚集了種業研發機構80多家,專業育種者1000多人。每年新育成各類農作物新品種400多個,占了全國育種成果的10%左右。近幾年全市農作物種子銷售額占全國種業總銷售額的比例穩定在10%左右。
目前,本市已逐步成為全國種業的科技創新中心、企業聚集中心、交易交流中心。永久落戶豐臺舉辦的北京種子大會,至今已舉辦21屆,是國內種業界四大會展之一。去年,北京種子大會總交易金額達5億元,已成為反映新品種育種目標和市場供求關系的“晴雨表”。
豐臺區政府還牽頭,與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財政部共同出資15億元,成立了中國種業發展基金,募集目標為50億至80億元。該基金以股權投資為主要形式,向有發展潛力的種子企業提供資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現代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