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小升初、小學入學登記即將進入尾聲。今年,西城區在這一過程中,取消了擇校,共建不再作為入學方式,杜絕了各種形式的測試,在全區中小學實現了學生免試就近入學。
在家“等”來好學校
今年的招生工作,西城區始終堅持了公開透明,紀檢部門和公證處全程參與監督。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說,招生全過程突出“嚴”字,嚴格規范招生行為、嚴格招生計劃管理、嚴格執行招生政策、進度,嚴格控制二次流動、嚴格遵守招生紀律。
西城區小學招生從登記入學階段到學校初審、教委聯審,招生過程做到以適齡兒童戶籍作為登記入學的依據,保證符合條件的西城區適齡兒童100%在學區內就近入學。
今年,該區小學計劃入學總人數12000人,優質校計劃總人數8800人,占全區計劃的73%,小學實際招生總人數12200人。參加小升初計算機派位5958人,占實際小升初人數的77%,較去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15所高中示范校新增1300余個優質學位。
參加派位的畢業生中,超過半數學生進入優質中學。為保證派位工作的公開透明,西城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各中學校長、小學校長代表、部分 學生家長現場參加派位過程的監督工作。同時,北京市國立公證處還對計算機派位全程公證。有家長感慨:過去是挖空心思找好學校,今年在家“等”就等來了好學 校。
11學區區區有優質校
中小學全部免試就近入學,西城區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年,西城實行學區制,以街道行政區劃為基礎,劃分11個學區,做到每個學區內都有優質校、教育集團校和特色學校,實現了教育資源均衡布局。
官園小學與黃城根小學重組,成為黃城根小學官園校區。家長們都為這樣的舉措拍手稱快,在家門口就可以免試就近進入優質小學就讀了。對此,黃 城根小學將在今年新學年開學后,安排官園校區新生與什剎海校區新生統一編班進行教學。實驗二小、北京小學等一批承擔重組任務的優質資源校,今年也通過教師 輪崗交流、學生混合編班,開設網上“共同視頻課堂”等方式,實現了校內資源共享,達到質量共同提升。
在擴大優質資源的同時,西城區積極探索小學直升優質初中模式,確定了西什庫小學、雷鋒小學等12所小學明年起按比例直升優質初中。在此次招 生工作中,這12所小學吸引了家長的極大關注。德勝學區的裕中小學、陶然亭白紙坊學區的福州館小學,因分別直升三帆中學、八中,從生源不足校成為炙手可熱 的熱點校。
北大等高校西城建中小學
西城區還積極探索優質中學舉辦附屬小學的模式,采取互派校長助理參與對方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共同參加校務會、行政會等方式,有效促進中小學有機結合、有效銜接,促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
“名優中學辦附屬小學,對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和質量提高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北師大附中校長劉滬說,學校將發揮百年名校的資源優勢,系統設計中小學銜接的課程,探索中小學銜接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整體提升附小的辦學質量和水平,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5月份,文興街小學更名為北京建筑大學附屬小學,積極探索高校辦附小的模式。西城區還將陸續與北京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 目前,已經與北京大學確定合作內容,包括北京大學為西城培訓一定數量的高水平學科教師;西城區為北京大學師生的社會實踐提供資源、條件和平臺;雙方在西城 區共建中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