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考古發現顯示長江文化的興起不晚于黃河流域

2014-11-19  來源:長江日報
[字體: ]

 2000余萬字的《中華長江文化大系》日前由長江出版社出版。昨日(18日),該書在長江航務管理局舉行首發式。通過考古新發現,該大系將長江流域文化的興起時間往前推至與黃河流域文化興起同一時期。

    《中華長江文化大系》為國家級大百科歷史文化重點出版工程,以人文歷史視角,全方位展示了多彩的長江文化,時間上下五千年,地理涵蓋長江全 流域。大系共8編64冊,萬余幅圖片,融知識性、趣味性、學術性于一爐,內容包羅萬象,從“縱橫水網”、“生態世界”、“名鎮古村”,到“商幫與會館”、 “官話與方言”、“成語與典故”,再到“武林與流派”、“軍事與兵法”、“塔寺僧俗”,甚至“客棧與青樓”、“官場與吏治”等,凡長江流域自然與人文無所 不涉。

    大系總主編之一、長江航務管理局黨委書記黃強透露,該大系集社會各界學者之智力,三年磨一劍、易稿數十遍而成,首次彰顯了長江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重要地位。

    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大系序言中說,比較為人所知的是,黃河流域文化興起時間比長江流域早,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幾個朝代的首都都在黃河流域, 也似乎證明了這一點;但長江文化的興起絕不比黃河晚,現在的考古發掘工作明確無誤地證明了這一點。季羨林指出,由于某些原因,多少年來,黃河文化一枝獨 放,講中國歷史,也往往只講黃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沒有讓人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全貌或真正面貌,不能不稱之為憾事。大系第49冊《長江流域的交通運輸》卷 中,依據考古新發現,對此進行了論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