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券商擁抱互聯網的道路上,牌照將不再成為一個絆腳石。3月2日晚間,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關于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證券公司名單的公告,新增包括中金、民生等在內的20家證券公司獲準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
這讓擁有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資格的券商數量達到55家,約占券商總數的一半;上市券商中,除光大證券、東北證券以外,皆已獲得該業務資格。
2014年4月,中信證券、銀河證券等6家券商率先獲得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資格,公告顯示,該業務需要嚴格區分消費類、理財類、交易類賬戶,客戶資金與自有資金分開管理。開展業務試點的消費類及理財類賬戶僅限于為客戶提供場外服務時使用。
在首批試點資質下發后,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曾在發布會上介紹,證監會始終重視證券公司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要求證券業協會積極研究推動證券 公司開展相關業務實踐。而就證券公司提交的互聯網證券業務方案來看,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完善客戶賬戶服務體系。在監管導向方面,證監會將按照“適度監管、分 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統一線上線下業務的監管標準。
券商與互聯網的聯姻并非偶然,隨著A股“一人一戶”的放開,證券行業競爭愈加激烈,互聯網成為中小券商“逆襲”的最大武器。
國金證券去年2月與聯合騰訊推出“傭金寶”,其萬2.5的低傭金率在市場一時間掀起不小的風浪,股票交易量市場份額短時間內從0.7%左右快速 提升至1%以上,增長率在所有券商中名列前茅。在此之后,券商便以各種姿態擁抱著屬于各自的互聯網業務:華泰證券攜手網易、中山證券聯合金融界、廣發證券 與新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東吳證券與“同花順”深入合作、大智慧收購湘財證券、東方財富網則收購了同信證券、近期傭金寶再推出2.0版本,主打極速、智能 的炒股服務。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014年是互聯網券商元年,可謂“平地起高樓”,各家券商以不同的姿態與互聯網進行合作,實則是邁出了創新的 第一步,其業務均是從基礎開始,存在一定的競合無可厚非,亦不可避免。“2015年則是券商互聯網業務深化的一年,不同類型的公司不同類型的合作,相信在 這一年里會呈現出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