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互聯網創業多賺錢:中關村每分鐘收入464萬元!

日期:2015-03-03  來源:中央電視臺
[字體: ]

互聯網創業多賺錢:中關村(000931,股吧)每分鐘收入464萬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37歲的張超峰是北京大學的夜班保安,創業的熱情點燃了這個年輕人的夢想。白天有空的時候,他會提著自己的電腦到北京中關村的車庫咖啡籌備自己的婚戀網站。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張超峰一直在努力學習完善自己的項目策劃書。夢想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2014年網絡創業人數接近1000萬人 北京中關村地區每分鐘收入464萬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連續34年經濟平均增速達到9.8%以上的奇跡,并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隨著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 要素條件發生變化,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模式走到了盡頭。中國經濟增長走到了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歷史拐點 ,一方面是依然錯綜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一方面是“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驗,中國經濟如何才能實現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人民勤勞而智慧。如果把全社會每一個細胞都激活,就會使整個經濟肌體充滿生機,進而匯聚成巨大的推動力量。大眾創新,萬種創新,蘊藏著無窮的創意和無窮的,無限的財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礦。

  每天晚上8點,淘寶店主小滿都會寸步不離地守在電腦前。這個時段正是網購的高峰期,每一單生意,小滿都不想錯過。在這個占地28萬平米的村子里,像小滿這樣的淘寶從業人員還有近1萬。數據統計,2014年全國網絡創業就業總體規模接近1000萬人。

  在青巖劉村 像小滿這樣的淘寶從業人員還有近1萬

  科技部部長萬鋼:互聯網的普及,與之相隨的開源的軟件,開源的硬件,包括信息技術3D打印,這在我們這已經相當普及,這些都為降低創業的技術成本提供了很好的基礎,進入創業這個領域容易了,門檻降低了。

  2014年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1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互聯網精英、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與會。剛剛躍升為中國新首富的馬云是互聯網大會的明星,阿里巴巴掛牌上市當日收盤市值超過2285億美元,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而2014年成功赴美上市的還有化妝品電商聚美優品,31歲的創始人陳歐是紐交所222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幾天之后的5月22日晚,京東登陸美國納 斯達克。2014年是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活動聲勢最浩大的一年。一年內,15家中國企業登陸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10家都是互聯網公司。這一年,中國 互聯網誕生了無數的創業英雄,也是在這一年,還有許多擁有奇思妙想的草根創業者們,正在期待著有朝一日同樣能夠成為互聯網界耀眼的“明日之星”。

  如果不是親自感受,一般人很難理解在北京中關村會有這樣一個傳奇的地方:車庫咖啡,創業的氛圍撲面而來,在這里幾分鐘募集到天使投資的故事隨咖啡醇香般飄散著,從許多人興奮的表情中輕易就會讀出那穿過中關村大街有如地火般的沖動。

  在北京車庫咖啡 創業者們都顯得異常興奮

  創業者甲:團隊做出一個產品來,能夠全球大賣。

  創業者乙:我們希望能夠代表中國,能夠成為一個國際品牌。

  創業者丙:我覺得我天生會干出一點事情。

  在美國,車庫時很多敢想敢干的年輕人最初的戰場,在中國,這個800平米的車庫咖啡被稱為是創業的大本營。

  車庫咖啡CEO金子森:自家的車庫,雖說簡陋,但是小地方有大夢想。

  一張桌子,一個插線板,一臺電腦,一群意氣奮發的創業者。每人每天只需消費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車庫咖啡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以及接觸投資人和其他創業者的機會。

  在車庫咖啡里,記者認識了保安張超峰。

  親啊親婚戀網網站創始人張超峰:我34歲才結婚,我也通過婚介所、婚戀網站、各種媒體找過對象,基本上我找出來的都是騙子。所以我想改變這個現狀。做成一個真實、自主、高效的婚戀網站。

  37歲的張超峰是北京大學的夜班保安,白天有空的時候,他都會來車庫咖啡籌備自己的婚戀網站。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張超峰一直在努力學習完善自己的項目策劃書,挫折和艱難不可怕,只要有夢想,就值得嘗試。

  2014年,車庫咖啡的常駐和認證團隊共有147個。為初創的企業提供辦公場所和硬件設施,降低其創業成本和風險,這是企業孵化器的核心價值所在。如今,在中關村活躍著20家像車庫咖啡這樣的孵化器。

  2014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全國孵化器已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家,就業人數175萬。

  2014年統計數據

  傍晚五點,張超峰收起電腦,離開車庫咖啡趕回北大值夜班。車庫咖啡所處的中關村創業大街,長220米,這里眼下已成為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標志性街 區。每周這里都會有十多場創業相關活動。而創業大街所在的北京中關村,如今正在以每一個半小時誕生一家企業、每16分鐘申請一項專利、每分鐘收入464萬 元的速度,成為中國創新創業最為活躍的地區。

  湖北省推“黃金十條”,科研人員可獲得70-90%的轉化受益

  2015年2月的武漢,各大高校都已經放假。在武漢工程大學的一個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在進行一種過濾膜的產品中試。

  武漢工程大學節能材料與膜科學研究所所長徐慢:以前放假要么寫寫文章,申報點政研課題,搞點職稱評審方面的事,大概就這些。成果轉化這一塊,說實話考慮的很少。

  長期以來,作為創新密集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總是和市場隔著一堵無形的墻。從實驗室走進市場,一項科技成果處置的審批權拖個一年半載的并不少見。曾經的一次成果轉化經歷,讓李安安至今仍然十分感慨。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副教授李安安:這個過程的話是非常艱辛的,我們也看了很多政策、法律條文,發現非常難。我們就從最開始層層層的審批,一層一層往上走審批,最后到了教育部財政部,甚至國資委

  最終,這個素有大腦地圖之稱的全腦神經元可視化儀器的轉讓申請,終于在蓋了21個公章,耗時1年之后獲得審批通過,這樣的結果讓許多科研人員喪 失了嘗試成果轉化的勇氣。大量的科技成果變成了紙上的專利,僅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躺在檔案袋里的高科技專利就多達500多個。

  僅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的“紙上”專利就多達500多個

  湖北科技廳廳長郭躍進:正常的規定,它就已經到頭了,不突破這個處置權的這個限制,不突破這個收益定價方式的限制,那么就沒法往前走的,它就不能夠變成生產力,所以我們說叫突破天花板的改革

  為了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2014年,湖北率先推出十條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措施,應用型科技成果不再作為國有資產進行管理,取消成果轉化中所有行政審批程序,研發團隊可獲70–99%轉化收益。

  徐慢:我們叫它“黃金十條”,老師身份能保留成果70%以上,學校還是90%都歸課題組。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工業研究院副院長韓道:讓市場去配置這個科技成果轉化各種資源,讓市場的話語權更重。更大激活了不管是技術的發明人,還是投資人,還是產業的合作方,都大大激發了他們的熱情和他們的積極性。

  徐慢他們研制的過濾滲透膜,現在已經獲得了一家公司的訂單。徐慢告訴記者,如果這項技術通過中試測試,產生的效益每年將在兩個億左右。企業給這 個成果轉讓支付了1500萬元的轉讓費,根據“黃金十條”,90%將歸他們團隊成員所有。這是一筆他們從來不敢奢望過的財富,不過徐慢已經和團隊成員協商 好,將這筆錢折算成股權,計入新的公司中,既當科研人員又當股東,他們相信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著名經濟學家,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德 菲爾普斯:中國和美國創新對生產率的增加都是1%,有了這種每年生產效率的增加,盡管中國的起點較低,但中國的增速比美國更快。我認為中國會從這里繼續前進,創造出一個非凡的創新時代。

  伴隨著一大批創業企業的出現,數不清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總規模400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在“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從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據測算,這400億元引導基金可直接帶動民間投入1800億元,可扶持近萬家創新型企業,間接帶動1萬億元規模的銀行貸款、機構投資等各類資金流向創新企業。

  這是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在不久的將來,在這個400億元體量的資金“蓄水池”里,將會掀起更多創新的浪潮,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創新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話題,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息引擎,世界經濟穩定復蘇要靠創新,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也要靠創新。

  半小時觀察: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

2014年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這是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布局未來可 持續發展的關鍵之棋。從定向調控到簡政放權,從結構調整到民生保障,所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讓創業創新者消除后顧之憂, 讓他們的奇思妙想與市場需求充分對接,從鋪天蓋地的初創企業中培育出中國經濟未來頂天立地的“巨人”企業。2014年創業創新局面亮點紛呈,創業服務從政 府為主到市場發力,催生出一大批市場化、專業化的新型創業孵化機構,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的資本動力;創業主體從“小眾”到“大眾”,出現了以大學生等 90后年輕創業者、大企業高管及連續創業者、科技人員創業者、留學歸國創業者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 息。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