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壩發(fā)現(xiàn)八路軍經警察隊擊退情形及遺失槍支服裝等項數目清冊”、“敵人戰(zhàn)爭罪犯調查表”、日本侵華實錄畫冊中日軍侵占京津冀地區(qū)的照片……下周 二,38組珍貴檔案將首次解密,亮相北京市檔案館舉辦的“見證抗戰(zhàn)——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京津冀檔案文獻展”。
昨日(5日),市檔案館展覽策劃處負責人王勇介紹,這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聯(lián)合推出展覽,560余件珍貴展品是從410多萬卷史料中精選出的。這些檔案以鐵的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實記錄了三地英雄兒女共御外敵的奮斗歷程。
展覽有很多亮點。一張民國三十年十二月的檔案資料,記錄了第三次“治安強化運動”期間,日本特務機關、偽警察局對八路軍經濟封鎖的情況,一 張北京當時的地圖上,紅色的“占”字幾乎圍滿了邊界。檔案館工作人員說:“這些都是日軍設的關卡。如果觀眾細看,會發(fā)現(xiàn)在內城里有一些藍色的圓圈,這些也 都是哨所。”
1944年的一份勞工名冊內頁也將在展覽中展出,里面詳細列出人名、住址,甚至職業(yè),比如鋪掌或者伙友。“這份名冊一共記載了12萬人,而北京的城區(qū)人口當時只有164萬人。”
1939年底,晉察冀軍區(qū)創(chuàng)辦的《抗敵三日刊》更名為《子弟兵》,一份報刊資料也在此次展出。檔案工作者介紹,這算是“子弟兵”一詞首次被提出。
一同展出的還有1946年9月7日和10月4日北平市政府關于更改路名的函。張自忠路、趙登禹路和佟麟閣路從此出現(xiàn)在北京的地圖上。
需要提示的是,因展廳場地所限,參觀須提前預約,電話85194145。
【新聞延伸】
尋找一部消失的“九一八”電影
下周二解密并展覽的抗戰(zhàn)檔案也拋出一些謎題待解。展覽開篇第一件檔案就是如此,它算是策展人王蘭順的一塊“心病”。這件檔案內容涉及到一部電影短片《東北事變始末記》,可是影片在哪兒?引入人和拍攝者的后人都在哪兒?
檔案記載,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商民孫祥泰呈請當時的北平市教育局允許放映一部來自海外的揭露日寇侵華暴行的電影短片《東北事變始末記》,播放影院為大觀樓。這是一位名叫蘭甫臣的美國攝影記者拍攝并制作的。但可惜的是,誰也不知道這部電影最終去向哪里。
《東北事變始末記》到底反映的是日本侵華的什么內容?
孫祥泰在報請北平市教育局批準放映該片時,附上了該短片全片字幕。字幕不僅提到日本侵占東北三省是早有預謀的,而且還提到“九一八”事變時 日本方面的幾個關鍵人物,如金谷參謀總長(即金谷范三)等。此外,在反映我國愛國志士英勇抵抗時,影片還專門指出了馬占山等人衛(wèi)國守土的事跡。由此,市檔 案館的工作人員推斷:《東北事變始末記》這部電影短片,反映的就是“九一八”事變的情況。
關于拍攝者,電影字幕里提到,“美國攝影記者蘭甫臣氏親歷東北事變攝此偉大之暴日侵略記”。
那報請放映該片的孫祥泰是誰?檔案中也沒有直接記載,檔案工作者只能推測這位愛國商人不是北平(現(xiàn)北京)人。因為他報請電影上映時寫著“現(xiàn) 寓糧食店通新客站”,如果是北平當地人,一般是不會居住在旅店的。而且他應該從事涉外生意,有文化有思想,更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在報請電影放映時,為了 迅速激起北平市民的同仇敵愾之氣,他希望“格外體恤免于送驗以便在最近期間內得以支持免致停頓”。他還在影片字幕中開篇的“宣言”部分,首先就說明放映這 部電影的目的為“亟希全國同胞一致抵抗收回失地以除暴日,我同胞看完此片,必能激發(fā)熱血,喚起愛國精神”。
根據檔案記載,北平市教育局在接到孫祥泰和大觀樓電影院的呈報后,將其報知教育內政部。教育內政部鑒于“事關國際問題,影響甚巨,尤應慎重”,要求送審。之后,檔案就沒有下文了。
市檔案館希望了解相關情況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線索,尋找有關《東北事變始末記》的知情者,尋找蘭甫臣和孫祥泰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