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文化將與津冀共享

2015-07-27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京津冀地緣相接、文脈相通,三地如何實現從攜手搭臺唱戲到整合文化資源形成一盤棋,還需要各方在協同機制和實施細則方面做出更大努力。日前,市文化 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就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的戰略及實施進行了解讀。據他介紹,三地的文化欣賞習慣相近,今后將做到資源共享、政策共享,打造共同的文化品 牌。同時還將拓展低價票等文化優惠政策適用范圍,讓更多老百姓在文化生活方面享受到實惠。

  據介紹,北京每天營業性演出劇目不下70場,一年演出場次2.1萬場,觀眾1100萬人次,演出收入15億元,全市共有演出文藝團體600余家,其中98%是體制外院團,社會文化活力非常旺盛。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戰略將為北京的文化市場注入新活力。

  去年4月,市文化局聯合天津市文廣局、河北省文化廳,推出“三地同唱盛世曲 攜手共筑中國夢——京津冀河北梆子優秀劇目巡演(北京站)”活動,三地名角兒歷史上首次匯聚首都,拉開三地文化協同發展的大幕。繼北京首演后,這一巡演又 先后到達河北、天津,場場大受歡迎。今年5月至6月,“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在北京舉行,京津冀三地11家院團的11臺優秀劇目,在北京的4個劇院上演 22場。“今年起,三地每年都將搞一次精品劇目展演,滾動承辦,形成機制。”陳冬介紹說。三地還將共同打造采購平臺,一年至少相互采購10臺舞臺精品劇 目。今年京津冀精品劇目展演,北京已分別向天津、河北各采購了3臺劇目。

  此外,三地還將定期舉辦推介會,組建京津冀演藝聯盟,實現劇本推介、演出營銷、人才交流等線上線下雙向交流。

  除了劇場演出,其他層面的協作也在進行當中。諸如北京市群藝館與天津群藝館、河北群藝館都建立了合作關系,正在共同規劃、培育、打造精彩活動。 三地圖書資源利用數字化手段也在實現共建共享。不久前,首都圖書館幫助位于河北固安的一處大型社區建立了圖書室,就是京津冀文化共享的一個體現。

  如何讓老百姓在三地文化協同發展中得到實惠,也是市文化局重點考慮的問題。“下一步將強化人民群眾參與文化的選擇權,研究好老百姓的需要,把老百姓‘點菜’和政府‘端菜’結合起來。將繼續實施現有每年1萬場公益演出,力爭讓基層文化設施覆蓋率、達標率有新的提升。”

  上個月開始,北京的京、評、昆、梆、曲五大院團,開始嘗試在中國評劇院定點演出,低價票占到50%,北京市推出的優惠政策將讓天津、河北兩地院 團也享受相同待遇。此外,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鑒賞權,除了旅游定點演出、公益普及音樂會之外,高雅的、傳統的營業性演出每場將有30%低價票,每賣出一張 票,政府補貼100元,河北、天津院團在北京的演出也享有此項優惠。可以說,“北京福利”將使更多津冀百姓受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