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國圖館藏東京審判核心資料全部上網

2015-08-1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1500多件珍貴抗戰史料再現“不朽的長城”

    今天,“不朽的長城——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館藏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正式開展,1500多件新善本、日 記、手稿、報刊、圖書、照片、縮微膠片、影音資料等形式的珍貴抗戰史料集中對外進行展示。與此同時,國圖官方網站今起正式開設“東京審判資源庫”,這意味 著其館藏的有關東京審判的核心資料全部上網供人查閱。

    在設于國圖典籍博物館的主展區現場,幾冊蓋著紅色印章的書籍格外醒目,其中有出版于1932年的《滬戰紀實》和《九一八事變真相》等史料, 其印章上刻有“新民會調查科資料室 禁書”的字樣。據國圖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新民會”實際上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淪陷區建立的反動政治組織,凡是被這個組織稱為“禁書”的,都是勇敢揭露日 軍侵華事實的書籍。

    日本侵略者在千方百計掩蓋侵華真相的同時,還在加緊進行文化侵略。此次展出的“大日本軍編 課外讀本出擊第一冊”等史料中,就展示了日軍對中國民眾進行奴化教育的史實。這些史料中的內容,如實地反映了侵略者曾怎樣吹噓中日文化親善,攻擊丑化中國 共產黨和抗日愛國黨派,美化其在中國的侵略行徑和野心。

    但是,中國人民的反抗從未停止。展柜內,薄薄一冊印刷于1939年的《青年須知》(第二冊),包含了《五九可恥的紀念》《不可忘的三件事》 《塘沽協定何梅協定也是我們的國恥》等10項內容,這是當年朝邑縣政府教育科印刷的。還有一張上海永安三廠抗日救國會宣傳隊印刷的油印傳單,內容是呼吁民 眾抗日救國的文章《救國呼聲》。這兩件看似普通的展品,反映出當時全民抗戰的決心。

    此外,《日帝國主義慘殺下之濟南圖》《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奮斗簡史》《救國公債》等文獻,也反映出抗戰各個歷史時期中社會各界的斗爭情況。 而魯迅、歐陽予倩、郭沫若、臧克家、馮仲云、譚小麟、周而復、楊先健等名家撰寫的抗戰主題文章的手稿,更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歷史記錄。

    從2012年起,國圖從海外征集到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日本“二戰”罪行證據資料縮微膠卷、美國國家檔案館藏抗戰時期老照片等,也 同時在此次展覽中亮相。另外,參觀者還可以現場觀看國圖“中國記憶”項目拍攝的17位東北抗聯老戰士口述史,以及40多位抗聯后代及研究者的口述史資料, 或是聆聽數十首抗戰歌曲的音頻資料。

    此次展覽的全部內容,還將同步出現在國家圖書館網站和民國時期文獻保護網上。而國圖官網此次新開設的“東京審判資源庫”,則囊括了國圖近年 來從海外征集到館的東京審判庭審記錄4.9萬頁,中英文判決書各1200頁,證詞、證據文件4949份,庭審現場歷史照片384張等。該資源庫將作為國圖 官網的永久項目,供網民瀏覽查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