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兵臨城下--日軍投降前夕八路軍對北平城形成合圍態勢

2015-08-28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在抗戰歷史上,北平是一座有標志性意義的城市。“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成為侵華日軍華北總部所在地。八年后,日軍投降。國民政府1945年10月10日在故宮太和殿舉行了華北日軍受降儀式,北平重新回到中國人民懷中。

    鮮為人知的是,在日軍投降前,北平城就已經被八路軍四面包圍,只是國民黨當局阻撓北平日軍向中共武裝投降。

    抗戰時期,駐華北日軍一直企圖包圍和分割華北抗日根據地。不過,北京市檔案館展陳處王蘭順查閱檔案發現,“日軍投降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已經對北平城形成了合圍的態勢”。

    “194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冀東、平北和平西抗日根據地,從四個方面對北平城形成了合圍態勢。”王蘭順說,日本宣布投降后,國民 黨任命孫連仲為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負責平津河北等地的接收。“可當時孫連仲的軍隊距離北平城很遠,如果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接 受日軍投降,是很快的,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就在北平城周邊。”

    作家周而復當時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北面十三陵、昌平、懷柔一帶是北平抗日根據地;東面是冀東軍分區,它的前哨部隊一直到通州附近,控制了整個這一條華北和東北之間的走廊;在平西,出西直門不到六十里地,便有我們的抗日政權。所以北平就在八路軍的包圍之中。”

    記者查閱史料發現,1945年前后,北平城周邊的抗日根據地在迅速擴大,日軍在“收縮”防線。

    “到1944年9月,日偽軍只能龜縮在北平周邊一個狹小的范圍之內,平郊的農民積極參加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參加游擊隊、八路軍,用槍桿子保衛祖國的領土,捍衛勞動的果實。”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謝蔭明說。

    《平西烽火》一書中有抗戰時任冀熱察挺進軍七團政委李水清寫的《憶平西抗日游擊戰爭片段》,文中記錄:1945年初,中共中央發出了擴大解 放區的指示。我們決定首先拔除齋堂據點,齋堂位于北平以西100余里,是敵人插入我根據地中心區的一個重要據點,駐有日軍一個中隊,偽軍一個指導班。

    “我們決定命七團殲滅該敵。七團團長王茂全在齋堂以東王家河灘設伏。那場戰斗,王家河灘殺聲震天,煙塵滾滾,槍聲、手榴彈爆炸聲、刺刀撞擊的鏗鏘聲響成一片。等戰斗勝利結束。王家河灘上到處橫躺豎臥著敵尸。此戰之后,附近的太子墓等據點之敵,倉皇撤退。”

    在北京市檔案館查閱檔案可以發現,1945年平西抗日根據地內敵人的據點,全部被拔除。平西抗日根據地與察南新開辟的地區,已連成一片。東線不僅恢復了敵“蠶食”前的地區,而且擴大了大片新區,我部隊已直逼房山縣城。

    1945年7月17日夜,平西抗日根據地的部隊出擊,直抵房山城下發起進攻,很快打進了房山縣城。八路軍打進房山縣城,使北平郊區之敵大為震驚,偽軍更加動搖。

    1945年后,北平城內,也能明顯看出的“敗跡日漸顯露”。中國抗日戰爭后期,日本國內經濟狀況很困難了。

    “早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生活在北平的日僑,就紛紛把家里的家具、器皿拿到街面上變賣。當時東單、東大地一帶形成了一個市場,專門有日本人在那里賣家當。”王蘭順說。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8月10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立即布置動員一切力量,向敵偽進行廣泛進攻,迅速擴大解放區;8月10日24時至11日18時,朱德總司令連續發布關于受降和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

    晉察冀解放區擔負著收復平綏路東段、平漢和津浦路北段,北寧路南段及其周圍廣大地區的任務,并向北平、天津、 保定、張家口、石家莊等大城市附近進攻。

    李水清在《憶平西抗日游擊戰爭片段》一文中寫道: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我平西部隊浩浩蕩蕩直抵北平城下,一路上敵人望風而逃。

    王蘭順說,“那時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根據地距離北平很近,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也做好了接受日軍的投降的準備,但當時的國 民黨當局要求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不允許北平城內的日本軍隊向共產黨投降。”王蘭順說,因此,雖然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是在晉 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很多地方,日本軍隊還在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部隊進行作戰。

    因為國民黨當局不讓日軍向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投降。“1945年9月9日,孫連仲派前敵指揮所進駐北平,安排受降事宜。10月9日,孫連仲由河南新鄉飛抵北平。次日,在故宮太和殿主持了受降典禮。”王蘭順說。

    中國士兵肩扛上著刺刀的步槍,重新回到了盧溝橋--八年前灑下熱血之處。

    歷史見證人、家住盧溝橋的鄭福來老人今年已經84歲,他回憶說:“北平淪陷后,老百姓受苦受難8年,不屈不撓抵抗8年,日本侵略者,提心吊膽了8年!”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