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故宮午門雁翅樓,工作人員在布置“萬壽慶典”展。
清代為君王賀誕辰的典禮統稱“萬壽慶典”,曾在清王朝多次舉辦。
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紀念日在即,故宮即將開放午門及東西雁翅樓總面積2800平米的展廳,以《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再現清王朝盛事圖景及賀壽禮制。此外,乾隆為母親修建的壽康宮也同期開放,將按史冊、檔案記載原狀陳列。
《康熙帝萬壽慶典圖》下卷首次全幅展出
昨早10時許,故宮午門東雁翅樓入口屏風正中,百余只蝴蝶拼湊成一個“壽”字,提示著背后展廳內的主題——“萬壽無疆”。
繞屏風入門,大殿工作人員正逐寸展開一幅鮮亮的畫卷——《康熙帝萬壽慶典圖》,康熙五十二年,大臣親兵鮮衣怒馬,戲班沿街搭臺咿呀,隨著皇帝鑾駕從暢春園到西直門再入神武門全程躍然紙上。
策展人介紹,此次展出的《康熙帝萬壽慶典圖》上下兩卷,全長39.39米的下卷全幅展出尚屬首次,展柜上方還配合了視頻動畫和語音導覽。
據了解,此次萬壽盛典展涉及壽典、壽禮、壽宴、賀壽等6個部分,共展出500余件文物。包括書畫、玉器、陶瓷、漆器、琺瑯器等多種類別,過半為首次展出,今年10月10日開放后,將持續至明年1月10日。
此次展廳整合了午門東西兩側的雁翅樓區域,將曾經的文物庫房變成總面積達2800平米的整體展廳,也是故宮里面積最大、功能最全、格局最高的現代化陳列區。
壽康宮將原狀展出
“六旬帝子八旬母,史冊誰曾見此情”。乾隆帝賀母親八十大壽的御筆,如今正掛在壽康宮寢殿內。
乾隆以孝著稱,登基后為母親建造壽康宮頤養天年。這里位于故宮西路,曾長期被用作文物庫房,昨日已整修完畢,恢復了曾經三進院落舊貌,院落由正殿、東西配殿、后殿和圍房等組成。
室內陳設也依據清宮舊檔中的零星記載、畫作和典藏報告,重新布置為乾隆年間崇慶皇太后在此生活的情景,將以原狀陳列面向公眾開放。
“里面200多件物品,前后布展共六年”,策展人說,僅查資料就花費了4年多時間,其內有故宮現存最大的黃花梨家具——兩組立柜,高2.9米, 單柜寬1.76米。故宮成立博物院時,從上述立柜的暗格內發現100多件“珍寶”。該策展人說,根據史料記載,嘉慶、道光和咸豐朝均有人在此頤養天年,慈 禧晚年也曾在此小住。
看點
游客可“穿越”至“萬壽慶典”現場
《康熙帝萬壽慶典圖》上下兩幅長卷各有千秋。若單論人物,后者輕松取勝——全卷共1.8萬個人物,神態各異。
下卷描繪的是西直門到神武門的慶壽圖景,也是當時市肆繁華喧囂的區域。“選取了8個最有意思的區域放大”,策展人說,這8處被制作成畫卷上方的 動畫,里面的人物還會行走拜禮,“讓萬壽慶典活起來”。此外,他們還給這些畫面配音并在地圖上標注位置,希望觀眾既能看演出,也聽得到戲,盡可能“穿越” 回那場盛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