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下周一正式啟用

2015-11-06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40個部門集中辦公 可辦理740個審批事項

    北京市政府日前發布通告,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將于11月9日(下周一)正式啟用,屆時涉及40個部門的740項審批事項均可在此辦理。記者昨天前往現場探訪發現,民政局、文化局、住建委、交通委等多個部門已經開始辦公。

  ■服務

  八成市級審批一站搞定

  市政務服務中心位于豐臺區西三環南路1號(六里橋西南角),作為北京統一面向社會辦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的窗口,承擔有關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的受理、辦理、反饋等工作。

  據北京市編辦副主任王軍介紹,目前市政府各部門共有891項行政審批事項,除保密事項、“零流量”事項(基本無審批業務)以及受場地限制的事項 外,其余740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占全部市級審批事項的83%。全市45個審批部門中有40個進駐政務大廳,固定審批人員594人,固定審批窗口 198個。

  據介紹,市政務服務中心大樓總建筑面積21.1萬平米,高99.5米。其中地下3層,包括食堂區、停車區,5層以上為會議服務區。1至4層是行 政審批政務大廳,每層分A、B、C三個審批島。1層為社會民生功能區,主要進駐民政局、衛計委、文化局、住建委等部門;2、3層主要是市場準入功能區,包 括食藥監局、水務局、工商局、質監局等;4層主要為固定資產投資功能區。

  昨天,記者在政務大廳內看到,文化局、旅游局、民政局、規劃委以及交通委等部門已經開始辦公。一名前來辦理道路運輸業務的人士表示,之前運輸局 就有行政服務大廳,總體服務流程類似,辦理時間也差不多。但以往需要跑多個地方才能完成,而且經常需要補交材料。現在多個部門集中辦公,涉及發改委、規劃 委等部門的手續可一并在大廳內咨詢、辦理。

  ■機構

  多部門將建綜合審批處

  由于行政審批涉及部門多,申請材料復雜,群眾辦理行政審批經常是“跑斷題,磨破嘴”。市政務服務中心籌備辦副主任蔡明月說,政務大廳啟用后,各 部門將按要求編制《審批手冊》,審批標準、流程、時限必須明確,實現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另外,審批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減少群眾重復提交審批材料。

  北京市編辦副主任王軍表示,目前各部門均有自己的行政服務大廳,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啟用并不是“物理的集聚”,以此為契機,市編辦還將推動各部門內部的行政審批職能集中,整合組建專門的審批處,整建制進駐政務大廳,實現從分散審批到集中審批。

  “比如房屋施工、銷售,以及物業管理都在住建委,但分屬不同處室審批,形成綜合審批處后,企業不必每個處室都跑,只要提交一次材料,各種流程就都能在綜合審批處完成,該處室得到部門授權,人員也從不同處室抽調。”王軍舉例說。

  據介紹,有9個市級部門現有的審批處或行政服務中心將整體進駐政務大廳,如住建委、文化局等。另有7個市級部門將重新整合組建審批機構,如民政局、交通委等。

  ■試點

  兩級投資審批合而為一

  投資審批是眾多行政審批事項中最復雜的一項,動輒涉及十幾個部門,由幾十個處室的數百人完成審批過程。此前曾有媒體報道,一項投資審批往往需要蓋上百個章。

  下一步,北京將對投資審批進行改革試點,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并上報國務院審改辦。市政務服務中心啟用后,將對之前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系統 進行升級,升級后的2.0版審批監管系統,除了包括之前的市級審批單位,還將納入區縣級的審批單位,也就是說,投資審批可在政務大廳內實現市區兩級審批業 務統一辦理。據了解,除了投資審批,其他多數審批事項在政務大廳內還不能實現市區兩級統一辦理。

  王軍提到,投資審批監管系統不僅實現市區兩級信息共享,還同時實現審批標準化。比如各部門審批的事項名稱一致、申報材料一致、受理標準一致、辦理時限一致,每項投資審批對應一個代碼,該代碼可全程記錄各部門的審批痕跡,以及相應的材料,無需申請人重復提交。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