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全過程。
當人類仰望繁星時,其實只看到了宇宙中的冰山一角,宇宙的95%都是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昨天早上,在中國 西北荒漠中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背負著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在霞光初露的背景下騰空而起,它將去探測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成功入軌后,“悟空”的官方微博寫道:“謝謝所有辛苦工作的人類給我一個漂亮的起點!所有的猜想都會由探索給出答案。”
“悟空”是世界上目前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空間探測器,其觀測能段是國際空間站阿爾法磁譜儀的10倍,能量分辨 率比國際同類探測器高3倍以上。這枚1.9噸重的衛星是中國科學衛星系列的首發星,有望探測到暗物質湮滅或衰變的證據。“悟空”將在頭兩年對全天掃描,之 后根據探測結果,對暗物質最可能出現的區域定向觀測。首批科學成果有望在發射6個月至1年后發布。
暗物質衛星總設計師李華旺說,“悟空”的“火眼金睛”包含塑閃列陣探測器、硅列陣探測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測器四個子載荷,能探測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和電荷。
□延伸閱讀
“暗物質”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科學家估算,宇宙中包含5%的普通物質,其余95%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特寫《三體》作者劉慈欣稱血液中震撼
昨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晨光初露,數百人冒著-15℃嚴寒來看“悟空”發射,包括院士、中學生、物理教師、畫家、記者、歐洲空間局專家,還有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家、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8時12分,霹靂一聲,火箭底部吐出火光和濃煙,隨即噴著烈焰上升。人群中響起一片掌聲。“血液中都很震撼。”劉慈欣看著火箭說,“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孩子看圣誕老人取禮物。”
兩分多鐘后,火箭一、二級分離。不久,整流罩也分離了。隨后,亮點消逝在人們的視域中,只留下一小朵星云般的薄霧掛在天上。
137億歲的宇宙中,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
但對人類和中國來說,這都是歷史性的時刻。
□對話
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 常進
現有的物理知識無法解釋暗物質
記者:發射暗物質衛星為的什么?
常進:弄清它的性質。我們知道那里有一些不發光的物質,但是這些不發光的物質到底是什么,到現在為止我們不清楚。
記者:暗物質究竟是怎
么產生的?
常進:產生于宇宙大爆炸。現有基本的物理知識無法解釋暗物質。一旦找到暗物質,將會帶來物理學的革命性突破。
記者:您對這次發射的暗物質衛星的期待是什么?
常進:我現在期待它工作正常就行了。只要衛星工作正常,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陽光就會照進這個窗口來。如果指望衛星一下就能把暗物質準確找到,這個希望指數也太高了。
□檔案
【它有多大?】長、寬、高分別為1.5米、1.5米、1.2米。
【它有多重?】整體質量1.85噸,有效載荷質量1.4噸。
【它的軌道高度是多少?】500公里。
【它的壽命多長?】3年以上。
【它有多貴?】造價1億美元,遠低于國外同類探測器。
【誰送它上太空?】長征二號丁型火箭。這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執行的第26次飛行任務,該型火箭保持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它為什么叫悟空?】中科院等從全國征集衛星的名字,收到有效提案3萬多個。經過投票,決定叫它“悟空”,既寓意其神通廣大,也寓意“領悟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