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最短胡同“一尺大街”地標揭幕

2015-12-28  來源: 北京晨報
[字體: ]

 “一尺大街”是北京一條最短的胡同,它真的只有一尺長?這條胡同到底在哪兒?“西城區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為著名的“一尺大街”設立地標,昨天(26)正式揭幕。老街坊們聚在這條京城最短的胡同里,以一場久違的胡同立定跳遠比賽,紀念老街“回歸”。

    在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有一條與琉璃廠東街相連的楊梅竹斜街,此街西段舊稱“一尺大街”。清末進士陳宗蕃1931年所著《燕都叢考》中寫 道:“自楊梅竹斜街而西曰一尺大街,又西曰琉璃廠。”一尺大街上原有6座店鋪,路北3家都是刻字店,路南3家是酒館、鐵匠鋪和理發店。

    一尺大街雖名為“大街”,實際上仍是胡同,它雖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卻也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長,而是長約30余米。此街雖短,卻是老北京胡同的縮影,具有明顯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如今一尺大街名稱已經撤銷,并入了楊梅竹斜街。在楊梅竹斜街西段,桐梓胡同北口至櫻桃胡同北口之間的那段路,就是舊時的一尺大街。

    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引起人們對老街的關注,為尋古探幽的愛好者提供指引,同時更凸顯大柵欄琉璃廠地區在保留老北京文化中的重要意義,以一尺大街為背景,安置“一尺大街”地標。

    昨天,揭幕地標儀式特邀請附近居民,舉辦胡同“立定跳遠”比賽,幫助人們找回對于老胡同的百年記憶。

    目前,大柵欄地區有114條胡同仍保留著明末清初的胡同肌理,兩院院士吳良鏞稱其為中國城市史話的教材。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城區大柵欄街道將部分破舊的院落按照歷史原貌進行翻修,恢復了青磚灰瓦、朱漆門窗的風貌,并分批向游客免費開放。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