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棚改項目通過審核,今年實施5項目
昌平區第四屆人代會第六次會議昨日(14日)閉幕,區長張燕友表示,下一步景區經營管理進行政企分開,并設立旅游發展產業基金;在人口調控方 面,將通過承接功能轉移帶動中心人口疏解。回龍觀和天通苑居住近100萬人,但逾60%不在昌平工作。張燕友稱,這說明產業承載力不滿足要求。國家知識產 權局專利局今年將開工并整體搬到朱辛莊,將從中心區帶來五千人到昌平就業。
保障房 今年計劃建設2100套
據昌平區住建委主任金東彪介紹,2016年,昌平區根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情況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2100套。其中,人才公租房1000套、自住型商品房300套、結合棚戶區改造建設定向安置房800套,目前建設計劃已上報市住建委待批。
2015年,昌平區完成保障房工地29公頃,落實各類保障性住房2.3萬套,完成全年建設任務的131%。
棚改 北四村等5項目今年實施
目前昌平已有15個棚戶區改造項目通過市重大辦審核。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回龍觀鎮“北四村”、城南街道化莊社區、東小口鎮蘭各莊組團、首農 集團北郊農場、北車集團南口工廠等5個項目已列入2016年度實施計劃,“目前基本完成了前期調查和數據收集工作,正在優化布局和辦理前期手續,會按期啟 動”。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城北街道老城區、城南街道北郝莊村、城南街道南郝莊村、南口鎮鎮中心區、陽坊鎮鎮中心區、北七家鎮八仙莊和曹碾村、城南街 道鄧莊村、城南街道舊縣村、城南街道水屯村、沙河鎮西沙屯村和滿井西村等10個項目已列入2016年度儲備計劃,正在開展實地調研和摸底調查工作,會盡早 列入實施計劃。
旅游 事業單位景點將政企分開
昌平有旅游景點37家,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明十三陵等多個世界文化遺產,張燕友表示,昌平將繼續挖掘旅游資源,進行旅游產業升級,進行體制機制創新。
對于體制機制創新,張燕友解釋,一是市場化,去年昌平成立了旅游發展公司,整合旅游資源,進行市場化運作;下一步,對一些景點還是自收自支的事 業單位,將考慮政企分開。二是今年將會設立旅游發展產業基金,支持重大項目投入,如加快國家登山步道等重點項目建設。三是推動民俗旅游業態升級,打造一批 民俗旅游特色村,如長峪城、慈悲峪、湖門等,構建“大旅游”產業鏈,不斷提高旅游消費比重。
■ 追問
明十三陵景區整改情況如何?
去年10月,明十三陵景區環境衛生差、游覽設施不足以及外圍市場監管不到位等問題,被國家旅游局嚴重警告,限期6個月完成整改。
目前整改是否已經完成?張燕友表示,昌平區正進一步改善景區周邊的環境秩序,十三陵也正在按要求進行整改,此外其他景區也在加大整治力度。
昌平區旅游委主任袁麗民對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大部分問題已整改完畢,但還有一些小細節問題在完善,如內部人員培訓,一些施工還未完結,春節前會請相關部門驗收,聽取專家及社會各界建議再進行完善。
對于景區周邊易出現擁堵的問題,袁麗民表示,目前景區道路正在完善,一些道路建設和拓寬工程也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據了解,山前旅游休閑路(一期)已開工建設,將緩解十三陵交通壓力。此外,舊西路(京藏高速輔路至南澗路)將于今年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