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城保護志愿服務總隊昨日(28日)成立,今后志愿者們將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長城巡查,勸阻不文明行為,及時發現并上報破壞長城等行為,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城衛士。
昨天,文物安全保護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在密云蟠龍山長城舉行。現場成立了首支長城保護志愿服務總隊,并同步開通了長城保護志愿者招募專線。 “希望通過招募長城專職志愿者,能帶動更多人加入這支隊伍,不斷壯大保護長城志愿者的力量。”北京市文物局執法隊隊長趙建明透露,更多志愿者加入后,各個 區還將分別成立相應的志愿分隊。
目前,北京轄區內的長城共有573公里,分布在全市6個區和2個特區范圍內。長城保護志愿者的巡查主要針對那些無人看管的“野長城”進行。 他們將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這些長城開展巡查,撿拾垃圾,并及時勸阻不文明行為。同時,發現嚴重破壞長城等行為時立刻向相關部門上報,配合專業執法隊開展執法 工作。“可巡查的內容有很多,比如長城周邊是否散落堆積著易燃物,作為古建類文物火災隱患是長城面臨的大問題。此外,長城是線性文物,覆蓋范圍廣,所以還 要及時巡查是否有擅自拆除、盜取等破壞長城本體的行為。”趙建明表示,發現破壞行為時志愿者應隨機而動,能現場制止的最好,否則要立即報告文物部門,及時 采取行動,避免破壞行為擴大。
北京文物安全保護志愿行動于2014年啟動,目前已有大批志愿者加入文保志愿行動中。然而,北京文保志愿者在各區覆蓋差別較大,主要集中在 城六區,遠郊區則明顯人力不足。未來本市將重點發展遠郊區的文保志愿者。“尤其是長城沿線區域需要加強。”趙建明說,長城覆蓋范圍廣,地理位置偏遠,現有 保護巡查隊伍有限,亟待加強文保志愿者的力量。
據北京市文物局介紹,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偏遠等原因,長城保護一直存在諸多現實困難。長城專業保護人員不足,社會大眾文保意識和專業保護知識 的欠缺等原因,致使長城自然損毀比較嚴重,本體或周邊時有發生的不安全現象甚至違法行為,導致長城安全保護工作特別是未開放的殘長城保護工作有待進一步加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