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統計局和市科委昨天聯合發布北京創新驅動發展監測評價結果,據悉,這也是本市首次發布該測評結果。結果顯示,去年北京創新驅動發展總指數為130.7,連續五年穩步提升,年均提高6.1個點。去年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以上。
北京經濟活動人口素質、高技術產業從業人員占比、研發人員強度均保持穩步增長。去年,每萬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為207.2人年,年均增長 2.5%。“人年”為國際上比較科技人力投入的可比指標,由于一個人并非是全部時間投入研發活動,把非全時人數按工作量折算為全時人員數,一個全時工作量 就是一個人全年的工作量,即1個人年。
在環境要素方面,去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138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01%,位居全國首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94個百分點,超過 研發投入強度較高的部分發達國家。中關村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數量1732個,比2010年增長近2倍。在科技進步方面,去年北京的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 過6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以上。在提質增效方面,社會勞動生產率由2010年的13.9萬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19.6萬元/人,比去年 全國平均水平高11.9萬元/人。結構優化方面,北京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逐年遞增,去年達到22.5%,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增加值占地 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10年的40%提高到了2015年的47.3%。
北京創新驅動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專門設置了一批指標,和美國硅谷、倫敦、東京等世界知名創新中心進行研究對比。北京知識創造水平排前三位,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尤其是中關村的制度創新,在全球起示范帶動作用,中關村的商業模式已經在影響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