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北京市財政局獲悉,目前北京納入財政部PPP管理系統項目已達89個,總投資額2487.36億元。
據北京市財政局研究室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市財政局深入研判“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結構性轉型、疏解非首都功能、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疊加對民間投資的影響,有針對性地強化項目供給、資金供給、制度供給。
在依據“三去”要求和“禁限”目錄推動傳統低端投資加快退出的同時,北京市財政部門為民間投資開列了符合“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最新項目清 單,其中既有生活性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科技型創新產業、生態環保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又有冬奧會、新機場等重大工程。
與此同時,北京將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擴大至11個領域91類項目,在2016年安排預算支出274.03億元,并采取財政補助、融資擔保、 特許經營、PPP以獎代補等措施,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棚戶區改造、養老服務、公共衛生等民生項目。對參與北京公交運營的民營企業,給予與國有公交企業 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