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市2017年民生工程投資超百億

2017-01-16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首場發布會 發改委等部門回應“深改”關切問題

        “今年價格政策平穩實施,水電氣沒有調整計劃。”1月15日,北京市 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首場發布會,市編辦、市發改委、市國資委、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就“深化改革促發展”回答提問。市發改委副主任 李素芳表示,醫療價格改革方向是總體平衡,有升有降,市民就醫負擔總體不增加。

        市發改委

        民生工程包含11方面投資超百億

        在今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提到,北京首次建立政府投資民生改善專項工程包。

        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工程包讓百姓直接受益。近年來,政府加大投資民生領域的力度,去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超過九成用于環境治理、民生改善等領域。

        今年提出的民生工程包主要內容是與民生相關的教育、醫療等領域,包括基礎教育、醫療、公共生活空間、親水近水環境等11個方面,規模超過100億元。

        關于工程包的內容,李素芳舉例說,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對休閑健身 有迫切要求,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設了710公里綠道。今年還將投入7億元,推進綠道建設,在城區圍繞小月河、涼水河、昆玉河等建設超過60公里的親水近 水的綠道建設,在遠郊區也將建設京密引水渠、永定河流域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設綠道工程,讓百姓就近享受到更多的親水空間。

        疏解空間建設停車場養老文化活動等

        關于疏解后騰退空間利用問題,李素芳表示,在騰退空間使用上,應符合優化核心功能定位,增強自主服務能力需要,一是用來完善設施,補齊城市服務功能短板;二是用于停車設施、基礎教育、養老、文化活動等場所。

        李素芳說,疏解的空間還要用于“留白增綠”,讓市民有地方活動,改善居住環境,建設便民服務網點以及為高精尖產業發展留空間。

        京津冀異地住院費直接結算將擴到轉診

        水電氣價格問題一直是市民關注的問題。李素芳表示,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在居民領域加快了水電氣價格改革步伐,主要是建立了階梯價格體系。“今年政策平穩實施,水電氣沒有價格調整計劃。”

        對于公立醫院改革問題,李素芳說,近幾年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和最核心 階段,醫改目標和方向是提高公立醫院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百姓提供更好的就醫條件。北京醫療服務價格是代表建議提出比較多的問題,已經16年沒有整體性調 整。2012年以來,本市結合全市醫改需要,也在研究醫療價格調整的問題。

        李素芳說,價格改革方向是總量平衡、結構優化、有升有降、逐步到位。 市民不用過多擔心,實際上這是內部結構性調整。比如床位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這些和醫護人員技術勞動價值密切相關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上升,但是大型設備檢 查、化驗、藥品費用等將下降,在升降平衡中,保持市民就醫負擔總體不增加,市民可能個體上有差異,這在北京5家醫院改革試點實踐中也得到體現。

        今年,本市將繼續加快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建設,實現京津冀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并逐步擴大到轉診人員。

        積分落戶涉及13大類29項指標

        關于北京積分落戶政策,李素芳介紹,人力社保部門正在系統開放建設, 有13大類29項細項指標,涉及部門30多個,操作內部環節比較復雜,流程需要進一步規范。李素芳強調,積分落戶政策將體現“公平、公正”。政策更透明, 對各類申報人標準統一公開。同時審核過程中,通過部門聯網,確保信息真實可靠。落戶環節也要在保護申請人隱私前提下,通過網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2020年北京大型煤礦全部關停

        李素芳介紹,在去產能方面,北京去年關停了兩個煤礦,產能180萬噸。到2020年,北京大型煤礦將全部關閉,但今年沒有關停計劃,重點是把去年關停的180萬噸產能后續安置做好。接下來的三年將逐步關閉其他3個煤礦。

        李素芳表示,今年將加大一般性制造業和污染企業的疏解,去年關停了330多家,今年達到500家以上。2016年開始實施散亂污企業的治理,任務是兩年關停7千家。

        市編辦

        區級政府要求基層開的40余項證明將取消

        市編辦副主任王軍說,圍繞群眾關心的辦事難的頑疾,去年取消了74項 市級政府部門要求基層開具證明的規定,今年這項工作還要繼續做。另外,區級政府部門要求基層開具的證明也有不少,目前16個區大部分已經清理完畢,40多 項證明將取消。三是去年清理過程中,發現市級政府部門和部門之間辦事也要互相開具證明,這將成為今年的清理重點。

        王軍表示,將集中推進“互聯網+”服務,推出一批公共服務事項直接在 北京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推出一批和市民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事項,直接在移動終端辦理。凡是市民辦一件事涉及多個部門,需要上下層級來回跑 的事,采取模塊化組合式在網上直接辦理。

市國資委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6家企業試點

        市國資委副主任楊秀玲說,按照中央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今年國資企 業改革突破口。員工持股是改革中的重要形式,實施員工持股有利于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激勵機制,吸引、留住人才,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優化國有 企業的股權結構。目前,實施辦法已對社會公開發布。按照國家部署,每個市要選出5至10家試點企業,北京市已經選了6家企業試點,正在制定實施方案,之后 經過必要的審批程序即將推進實施。

        中關村管委會

        回應“資本寒冬” “創業泡沫”

        據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介紹,去年中關村實現了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雙創”升級,去年中關村新創辦2.4萬家企業,創業者中一半是領軍企業骨干。

        對于“資本寒冬”、“創業泡沫”的說法,郭洪說,這個說法中關村感受 并不明顯。但他也坦言,大多數新創辦企業確實會“死去”,但企業會保持著“新舊更替”,這是創新創業的規律,恰好反映了這個區域的創新活躍。如果一個區域 里創業的不多,創業一個成功一個,反而不是活躍的標志,也不是創新能力強的標志。

        郭洪說,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當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匯時,在很短時間 內大量資本將集聚,形成大量創業,在這其中,大量企業會死掉。但企業里有價值的要素,將快速流動入更有創新能力、競爭優勢的團隊和企業里,由此將產生兩到 三家的行業老大,這是創業的規律。“所以創業企業死掉并不可怕。”郭洪表示,不要過分擔憂所謂的“資本寒冬”和“創業泡沫”。

        45位外籍人才獲落戶積分評估推薦

        郭洪介紹,近日,中關村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積分評估試點結束,共有45位外籍人才獲得積分評估推薦函,開啟了國內首次探索市場化的外籍人才評價引進機制的先河。

        郭洪說,積分評估主要適用于中關村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和中關村企業選聘 的外籍技術人才兩類群體,標準圍繞學歷、年齡、在華工作年限、工作方式等設置了八項一級指標和若干項二級指標,開展盡職調查,由中關村管委會出具《推薦 函》,推薦其到公安部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辦理。

        郭洪說,首次積分評估試點受到非華裔外籍人才的普遍關注。有來自保加 利亞的德萊夫等近10名非華裔外籍人才進行了申報。同時受到了高學歷外籍人才的青睞。51個申報人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申報人共42人,占申報總量的 82.4%。申報人重點聚焦大數據、生物健康等前沿技術領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