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調度會上獲悉,今年城市副中心的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安貞醫院通州院區、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計劃年內開工,園林綠化、水環境治理項目也將持續推進。另據透露,備受關注的人大附中通州學校明年也將開建。
教育
4所學校今年全部開工
高品質配置教育資源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要任務。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將在2017年加大市級教育資源統籌力度,發揮教育資源強區優勢,推進通州區域內部挖潛,積極開展城市副中心教育專項支持工作。
“今年城市副中心教育領域重點建設的項目一共有4個,其中高校1所,中小學3所,年內計劃全部開工。”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總體規劃已經完成,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20年完成。二期工程預計2025年完成。
位于通州區中山大街的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已列入2017年市政府重點工程,計劃今年三季度開工建設;位于通州區臺湖鎮的景山學校通州分校將辦成十二年一貫制學校,計劃今年7月開工,2019年竣工;北京二中通州分校計劃今年四季度開工。
除4個重點建設的項目外,人大附中通州學校也在研究階段,擬于今年完成方案設計等前期流程,計劃2018年開工建設。今后還將爭取黃城根小學、北海幼兒園等一批優質學校、幼兒園落戶通州。北京市也將進一步加大對通州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
醫療
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年底開工
醫療衛生資源空間布局不合理,既不利于實現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也加劇了中心城區人口密集、交通擁堵、環境壓力大等社會問題。市衛生計生委表示,今年將加快推進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等重點項目落戶通州,提升通州區醫療衛生管理水平。
據悉,安貞醫院主體院區將遷至城市副中心,新建1500張床位,通過引入優質高端衛生資源,為副中心提供專科優勢突出、綜合診療水平全國一流的醫療服務保障力量,預計將于今年底開工。
“此外,目前新華醫院土建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今年投入使用。”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計劃今年下半年由北京友誼醫院接管通州新華醫院,友誼醫院優質資源將對外輸出,使新華醫院逐漸達到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規模和水平。
結合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本市產科床位嚴重不足的現狀,婦產醫院將在通州選址建設新院區。首都兒科研究所及附屬兒童醫院也擬選址建設通州院區,承擔城市副中心及周邊居民的兒科基本醫療服務。
生態
8個公園綠地完成建設改造
綠色環繞,林水相依,城市副中心的園林綠化、水務建設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市園林綠化局介紹,去年啟動的包括減河公園、西海子公園、碧水公園、西 小馬公園、梨園城市森林公園等8個公園綠地的建設和改造將在今年完成,運河公園城市段、永順上營公園、永順鎮小潞邑公園、休閑公園二期4個公園綠地的建設 和改造也將在年內啟動。
在此基礎上,重要城市道路的綠化建設也將加速推進。宋梁路、通順路、商務中心區路網3條道路的綠化工作將在年內啟動,副中心道路將逐步實現100%的林蔭化建設。
市水務局介紹,今年共安排城市副中心水務建設項目33項,其中“兩帶、六片區”水環境治理類項目25項,防洪工程6項,供水項目2項。資金來源 主要為市固定資產投資、市財政資金、區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今年,通惠河、蕭太后河將實現水清岸綠,北運河水體狀況將明顯改善。
文化
路城遺址公園年內完成規劃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場考古“大會戰”自去年2月啟動,至今已有1000余座古墓展現在世人面前,漢代古城路縣也初露真容。據市文物局介紹,對路城遺址公園及配套博物館的前期規劃計劃在今年完成,讓市民有機會走進古城感受城市副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城市副中心獨特的魅力所在。市文化局表示,位于通州的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北京大劇院)和北京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已列入北京市“十三五”規劃和北京運河文化帶重點規劃。
其中,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將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爭取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投入使用。北京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將用于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教育培訓、傳播交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預計2019年開工,2021年竣工。
相關新聞
副中心建設多項任務齊推進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主持召開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調度會。市有關部門及通州區匯報了2017年副中心項目進度計劃、資金來源等情況。市委常委、副市長林克慶,副市長王寧參會。
市水務局匯報稱,今年副中心共計安排水務建設項目33項。市教委匯報稱,今年將在副中心重點建設4個項目,年內計劃全部開工。市衛生計生委匯報 稱,將加快推進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等市屬衛生機構項目落戶通州,提升副中心醫療衛生水平。市文物局、市文化局、市園林綠化局也匯報了詳細工作計劃。
李士祥在聽取匯報時表示,市有關部門與通州區之間要做好協調對接,形成合力,重規劃、抓落實、見實效,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要建管并 重,提升通州居民的獲得感。要全面提升通州區現有醫療水平,加快推進新醫院落戶。要加大對通州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文化建設項目要緊密圍繞副中心定位和對通 州區文化積淀的挖掘,科學規劃,打造高水平的城市文化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