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市三類特困人員將獲政府救助供養

2017-02-11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實施辦法》正式實施。日前,市民政局對該《辦法》進行解讀。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包括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等基本生活、對生活不能 自理的給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療、辦理喪葬事宜、提供住房救助、提供教育救助六項內容。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

    救助對象

    本市戶籍三類“三無”人員

    該《辦法》規定,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的包括具有本市戶籍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須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以及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這三項條件。

    年滿16周歲的特困人員,仍在接受義務教育或在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可繼續享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

    鄉鎮或街道辦事處需對特困人員每年復核一次,根據特困人員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變化情況,辦理相關變更手續。

    救助內容

    全額資助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

    《辦法》明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內容主要包括6類。

    首先是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包括供給糧油、副食品、生活用水電燃料、服裝、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錢,可以通過實物或者現金的方式予以保障。

    同時,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包括提供日常生活、住院期間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務。

    此外,還包括提供疾病治療、辦理喪葬事宜、提供住房救助、提供教育救助。

    按照《辦法》要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救助供養經費由區民政部門統籌使用,不得按標準平均分配。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

    照料護理標準按照具有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分檔,分別不低于本市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20%、40%和60%。

    醫療費用方面,《辦法》明確,全額資助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特困人員的醫療費用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制度規定支付后,不足部分從救助供養經費統籌支出。特困人員因病需要住院陪護的,陪護費用也從該經費支出。

    對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將通過配租公共租賃住房、發放市場租房補貼和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給予住房救助。同時,通過冬季燃煤自采暖救助、集中供熱采暖補助和住宅清潔能源分戶自采暖補貼等方式給予供暖救助。

    供養方式

    可由機構集中供養或在家分散供養

    《辦法》規定,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形式分為在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和在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可自行選擇,鼓勵其入住供養服務機構,優先安排完全或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者入住機構。區屬供養服務機構要保留一定比例床位。

    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安排到戶籍所在地供養服務機構就近入住;也可由每3至5個毗鄰的鄉鎮街道組成協作區域,選擇該區域內一所設施條件較好、服務能力較強的供養服務機構,作為定點機構,統一接收區域內特困人員。

    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可委托其親友或村居委會、供養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等,提供日常看護、生活照料、住院陪護等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可依托養老照料中心提供社區日間照料服務。

    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和照料護理費由區民政部門或者財政部門按照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按月撥付至供養服務機構。由供養服務機構按月為特困人員發放零用錢,零用錢標準由區民政部門制定。

    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由區民政部門按照基本生活標準按月為其發放生活費。日常照料費按月撥付供養服務機構或照料護理人。

    新聞鏈接

    ■判斷標準

    1、如何判斷無勞動能力?

    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認定為《實施辦法》所稱的無勞動能力:(1)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3)殘疾 等級為一、二級的視力和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和精神殘疾人;(4)經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大部分喪失勞動能 力的殘疾人。

    2、如何判斷無生活來源?

    答:無生活來源是指居民缺乏基本生活所需的穩定經濟來源,靠自身無力解決基本生活問題,一般情況下,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認定辦法有關規定的,可認定為《實施辦法》所稱的無生活來源。

    3、如何判斷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答:法定贍養義務人無贍養能力是指法定贍養義務人沒有對被贍養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能力;法定撫養義務人無撫養能力是指 法定撫養義務人不具備監護能力、無法履行監護責任;法定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一般可以參照法定贍養義務人無贍養能力、法定撫養義務人無撫養能力的情形確 定。

    ■申請方式

    申請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社會保障事務所提出書面申請,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書面說明勞動能力、生活來源以及贍養、撫養、扶養情況。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員會或者他人代為提出申請,并提供申請人書面委托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