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津冀發展結構優化質量提高

2017-02-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落地生根,取得了積極成效。北京市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經 初步核算,2016年,京津冀地區GDP合計74612.6億元,占全國10%。三地經濟結構繼續優化,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1.4個 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超過8%。

        由于功能互補,錯位發展,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構成 為5.2∶37.3∶57.5。與2015年相比,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三產比重突破80%,天津、河北分別為54%和41.7%, 分別提高1.8個和1.5個百分點。

        北京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穩步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 3570.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4.3%;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646.7億元,增長9.1%。天津則在裝備制造業和金融業領域實現較快發展,裝備 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36.1%,拉動全市工業增長3.7個百分點;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735.3億元,增長9.1%。河北去年超額完成鋼鐵、煤 炭等行業去產能任務,同時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6%,超過鋼鐵行業,成為工業第一支柱行業。

        “投資結構的調整對產業轉型有著重要的先導作用。”市統計局相關負責 人介紹,2016年,京津冀三地重點行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均實現較快增長。北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文體娛樂業投資增幅較大。天津高技術制 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4.8%和39.8%。河北現代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其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科技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62.5%、 94.4%和89.5%。去年北京和河北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幅度均超一成,對于“補短板”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三地消費結構也在繼續升級。北京服務性消費對總消費的貢獻超過一半,信息消費、文體娛樂消費、綠色消費較快增長;天津體育娛樂和住、行類消費較快增長,旅游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河北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6成。

        經濟發展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 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2016年,三地企業效益、效率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三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2530元、34074元和 19725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4%、8.9%和8.9%。從就業形勢看,北京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處于1.5%以內的較低水平;天津和河北保持在 3.5%和3.7%以內,就業形勢比較穩定。

        在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三地發展方式更加綠色,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比上年下降11%、13.9%和4.25%。生態保護方面,京冀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42.3%和32%,天津建成區綠地率為31.7%。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