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22項創新發明亮相科技周

2017-05-23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一位小朋友體驗健身椅子。

        高樓大廈玻璃清潔不再需要“蜘蛛人”冒險,外墻攀爬機器人可以大顯身手;廣場舞大媽的高音喇叭不再擾民,“定向音箱”讓聲音向固定方向傳播;辦公一族不再發愁頸肩出毛病,健身椅子讓辦公座椅和健身器械融為一體……在北京科技周的主場活動上,來自北京發明創新大賽的22項創新發明集體亮相。

        既有草根發明 又有高科技創新產品

        據北京發明協會在科技周的現場負責人陳云介紹,此次參展的創新發明以北京發明創新大賽的第十一屆大賽獎項為主,大賽舉辦十一屆以來,匯集了發明成果萬余項,已成為政府引導大眾創新的平臺。

        記者注意到,在22項發明中,既有來自民間人士的個人發明創造,也有來自科技企業的高科技創新產品,還有來自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項目。發明者不同,解決問題、為市民生活帶來便利的目的卻是一樣的。

        健身椅子把“健身器”裝到辦公椅

        民間發明家潘振建從小就喜歡搗鼓機械,現在更是申請了十幾項發明專利,領域跨度還不小,既有為工人設計的防塵又遮陽的多功能帽子,也有能同時打鼓和彈吉他的樂器。他設計制作的多功能應急保障車還在單位派上了用場,用于公路應急處置。他的發明有一個特點,就是多項用處集于一項發明。

        這次科技周,潘振建帶來了一款多功能健身椅子,在科技周上很受歡迎,不少人逛累了還來歇一會兒。這款椅子平時能坐,午休的時候可以將后背放倒變成簡易床。兩個扶手經過了特殊處理,坐在上面向上抬時會遇到阻力,鍛煉上肢。椅子下方的腳墊是金屬材料制成,成了腳蹬,可上下、前后腳蹬鍛煉,仿佛把居民樓下的健身器械融在了這把椅子上。椅子的外觀看起來有些“其貌不揚”,作用卻很實在。潘振建說,健身椅子真要搬進白領辦公室確實需要“美容”,期待慧眼者將它投入市場服務市民。

        高樓玻璃清洗機器人6月投入市場

        在科技周亮相的外墻攀爬機器人是一款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機器人就誕生在大學實驗室,創造它的幾位大學生在學校創業項目的支持下成立了創業公司。現在創業團隊都已經畢業,并將這一創新發明進行完善,帶到科技周上展示的已經是第三代機器人了,并將在今年6月正式量產。

        “人工清洗樓宇玻璃難度大,危險系數高,也會受到時間、季節的限制。”創業團隊成員張嵐介紹說,“蜘蛛人”發生危險的事件常常見諸報端,而且對于高樓管理者來說,高昂的成本也是個大問題。這類人工作業危險性高、成本高的行業,適合由機器來取代人工,其工作起來可以不分晝夜,不怕嚴寒酷暑。

        在發明區的展臺上,小巧精致的白色機器人靜靜地趴在上面,而它在高樓玻璃上爬起來卻動作靈活。張嵐說,機器人工作起來通常是自動的,也可以手動干預。真空吸附和氣動驅動技術是機器人身上的“秘密武器”,他期待著創業團隊帶著機器人走向更多更高的高樓大廈。

■相關新聞

        北京市新增34家科普基地

        昨天,2017年北京科普基地命名活動在科技周主場舉行,包括中國農業大學的“智能技術與裝備展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月宮一號”、北京明宇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活的3D博物館”、北京乾禹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蝶語昆蟲博覽園”等34家單位成為了北京市科普基地的新成員。

        目前,北京市命名的科普基地成員已達371家,涵蓋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社會機構,年參觀人數達8000萬人次。

        新命名的34家科普基地中,企業類型的科普基地占總數的40%。基地領域與生態環保等熱點結合緊密。另外,新技術、新媒體得到應用,科普傳播更生動有趣、更貼近生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