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全程無人駕駛——探秘地鐵燕房線

2017-06-18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從喚醒、出庫,到發車、行駛,再到回庫運行,均由控制中心控制實現全自動運行;列車上沒有駕駛室,全程實現無人駕駛;列車內部情況在控制中心一目了 然,可以實現車內外實時對話……記者日前探訪正在全線動車調試的地鐵燕房線。這條位于北京西南部的地鐵線路將于年底開通,這是中國內地首條完全自主研發的 全自動運行線路,其經驗和成果還將為北京未來多條全自動運行的地鐵線路發揮示范作用。

  智能列車全自動! “洗澡”都能自己來

  經過十幾分鐘的自動喚醒,燕房線列車徐徐駛出車庫,開始了全程全自動之旅。此后,列車依次完成了站間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自動發車離站、自動折返,完成運營后自動清客、自動回庫、自動休眠等步驟。

  北京房山區閻村的燕房線停車列檢庫,停放著即將投入運行的16輛列車。記者登上了正在調試的列車,感受無人駕駛列車的新奇與神秘。

  與現有的地鐵列車不同,燕房線列車沒有駕駛室,只有一個特殊情況才使用的操作臺。操作臺與車廂間也沒有封閉隔離,站在操作臺前的乘客,可將車前的景色一覽無余。

  “全過程都不需要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列車在車庫洗車也是自動完成的。”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第一項目中心副總經理王道敏介紹,“所 有的指令都由控制中心發出,以前是對司機下命令,現在是對設備下命令。工作人員也不需要頻繁發出指令,列車按照制定好的運行計劃運行即可。”

  “在燕房線運行初期,車上設有一個安全值班員。以后安全員可能也不需要了,車上只有乘客。”王道敏說。

  據介紹,燕房線全長14.4公里,沿途共設有9座車站。初期最高運行時速可達80公里,共4輛編組,最大載客量為1262人。燕房線開通后將方便房山西部地區和燕山地區市民出行,對于帶動北京南城燕山地區和房山地區的發展意義重大。

  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無人駕駛”背后是“高能人群”

  “全自動運行是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自動化水平的最高等級,在國外已有應用。起初我國在這一領域除了有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外,在應用領域幾乎 是一片空白。”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團隊與相關單位科研團隊緊密配合,攻堅克難,為燕房線技術突破作出重要貢獻,“這是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的全自動駕駛系統。”

  “所有環節都實現了全自主化!”與記者一同體驗燕房線的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樹奎難掩興奮之情,“目前,北京機場線、上海10號線雖采用全自動運行技術建設,但都是由國外公司提供技術方案。技術受制于人,付出的成本也更高昂。”

  從核心技術研發到裝備研制,再到車輛研發生產,燕房線的建設由多家單位共同參與,逐漸培育起全自動運行地鐵產業。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 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 司等單位,共同促成了自主化全自動技術在內地的第一次應用。

  “作為國內專門從事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我們實驗室負責全自動運行系統相關的控制策略、車地通信、系 統設計方法等研究工作。”北京交大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唐濤說,全自動運行并非“無人駕駛”那么簡單,而是要實現列車運行全過程、全場景 的自動控制。它是一個龐大、精準的運行體系,配置了自主研發的以行車控制為核心的綜合自動化系統,高可靠、高可用的車載控制器,完備列車檢測、診斷及大容 量專用車地通信系統,使控制中心實時掌控所有列車的運行狀況,及時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燕房線突破了全自動運行系統集成應用及工程化關鍵技術、技術裝備研制、集成測試、集成創新及應用。”在北京交大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開成看來,燕房線提高了我國在城市軌道交通控制領域的技術裝備和產業化水平。

  “與現有的線路相比,燕房線工程的總造價增加了不到2%,但其投入運營后更加節能,能節省15%左右的電能。”丁樹奎說。

  更精細更安全! “無人駕駛”降低人工失誤風險

  提到“無人駕駛”,有些人總覺得心里不踏實。對此,唐濤表示,相比于目前廣泛應用的人工駕駛系統,全自動運行降低了人為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

  “傳統列車的‘有人駕駛’很大程度依賴于駕駛員的個人反應和經驗,駕駛員操作遲緩、動作失誤會影響運行效率,甚至引發安全事故。而全自動運行地 鐵在運行中會根據即時發生的情況,第一時間由計算機程序自動反應并作出‘最優決策’,并由專用高可靠計算機負責全過程防護列車,防止超速、撞車等。”唐濤 說,“實際上,‘無人駕駛’更精細更安全。”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一公司燕房線調試項目部總工程師孫慶斌說,目前的調試任務,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燕房線的技術設計有充分的安全冗余,能在出現問題時確保安全運行。另外,全自動運行系統能控制列車在各運行階段平緩過渡,最大限度保證乘客舒適的乘坐體驗。

  在燕房線列車運行的喚醒階段,記者看到,列車要進行31項自檢,包括上電自檢、靜態測試、動態測試等。“這就相當于列車發車前的體檢,體檢合格后,列車才能出庫載客。”王道敏說。

  在燕房線的控制中心,不同區域的工位負責不同方面的調度工作。與傳統線路相比,除了總調度、行車調度、電力調度和環境調度,燕房線新增了車輛調 度、乘客調度和維修調度等。全自動運行系統將弱化車站功能,加強中心的控制功能,實現列車全自動運行的全面監控?刂浦行目蓪崿F車輛遠程控制、狀態監控及 乘客服務等功能。

  記者在控制中心看到,現場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列車車廂內的情況。“全自動運行系統增強了列車的視頻監控和緊急對講功能,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王道敏說,“如果發生意外等特殊情況,車內外可以立即進行溝通聯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