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2011年央視記者含淚采訪中印邊境解放軍戰士的視頻火爆網絡,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守衛邊疆的那些最可愛的人。
解說:這里的海拔將近五千米,沒有房子,只有三頂軍用帳篷,是戰士們吃飯、睡覺和學習的地方。雖然在去之前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現實的體驗還是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們到那的時候是七月份,正是盛夏,白天最高溫度這里只有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就會降到零度以下。
寒冷、缺氧,加上當時七八級的大風,大家也看到我播報的時候是用喊的,因為風會一直往嗓子里灌,我用力的喊才會把聲音發出來,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一個戰士的背影,他站的位置正對著喜馬拉雅山的一個風口,也就是這個背影。也就是這個背影,讓我們攝制組的所有成員為之震撼。
記者:冷嗎穿著這個棉服。
戰士:不冷,還可以。
記者:我剛才從后面走過來的時候,我看到他那個背影,像一個雕塑一樣一動不動的站在那。正是因為有像他這樣的人守護著我們祖國的邊關,謝謝你。
戰士:不用謝。
解說:看著他的臉,我心中有種酸酸的感覺,他臉上紅紅的,并不是因為害羞,是因為長期在高原上,日曬風吹,皮膚已經受傷了,也就是我們平時開玩笑所說的高原紅。這樣的畫面一下子震撼了我的心,眼淚不自覺的在眼眶里打轉。我們在這個執勤點住了一個晚上,跟戰士們一起吃飯、聊天,希望更多的了解一些他們的生活。剛才那個站崗的將士已經讓我很震撼了,但是沒想到,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晚上睡覺之前帳篷外面有戰士打著手電在洗腳,可能大家會覺得洗腳那么平常的事情有什么可說的呢,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太注意,也想著他們可能累了一天,可能泡泡腳解解乏,但是當我走到他的旁邊,借著手電光,我發現他的洗腳水沒有熱氣,于是呢我就伸手去試了一下水溫。我才知道他用的是冷水。
記者:你用的是冷水啊。
戰士:冷水。
解說:我才知道他用的是冷水。
記者:這里這么冷還用冷水洗腳,不冷嗎。
戰士:沒事兒,習慣了。
解說:他說的輕描淡寫,但是我的心里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情緒,對他們既敬佩,又多了一些心疼。第二天一早我參加了一次很特別的升旗儀式,因為條件有限,他們只能把國歌錄到手機里,每次升旗,都通過手機來播放國歌。聽著手機里播放的國歌,我覺得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的雄壯,鮮艷的衛星紅旗也格外的耀眼。在我們離開之前,我給戰士們唱了我們《邊疆行》的主題歌《邊疆頌歌》,戰士們說非常喜歡這首歌,讓我一定要教他們唱,這樣的要求我怎么會拒絕呢,他們就很認真的一字一句的把歌詞抄在他們的筆記本上。
記者:你剛才聽了我們這歌,你最喜歡的是哪幾句?
戰士:喜馬拉雅山脈龍盤虎踞,界河這邊還有好多姐妹兄弟。
記者:為什么呀?為什么喜歡這兩個句子?
戰士:我們在喜馬拉雅之巔,又在邊境執勤、工作、生活,所以這兩句詞還是像說我們一樣的。
記者:大家注意一下我的手勢,然后一起。
解說:這個就是我教他們唱歌的情景,當時看這些可愛的戰士,我也忘了這是在高原上,跟著他們一起唱的非常投入。其實這首歌我之前聽過聽過很多遍,但此時此刻,雖然這些戰士們他們的歌聲并不是那么專業,也沒有那么的動聽,但是卻是我聽過的最感動的一次。
唱著《邊疆頌歌》,想著在執勤點跟戰士們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下山背水,一起升國旗,雖然我們在這個執勤點待的時間并不長,不能夠完全去了解他們的艱辛,但是還是希望通過我們的鏡頭,我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工作和生活的情況。
記者:雖然跟他們待的時間不長,但是,其實相處下來我們真的就像朋友一樣,像一家人一樣,我覺得特別舍不得他們。
解說:這個擁抱表達了我對他們深深的敬意和感激,同時真的覺得跟他們就像家人一樣,戰士們說我是第一個到他們執勤點的女孩,這讓我很意外,同時,也非常的自豪,這個情景也永遠印在了我的心里。
第二天,節目播出的第二天,我看到微博上有將近二百條的留言,很多網友都說他們是流著淚把這期節目看完的,非常感謝《邊疆行》讓他們能夠看到這些可愛的戰士們。
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向中國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