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中醫藥領域,應用大數據時代的理念與技術的研究,已經悄然展開。記者從近日舉行的首屆慢病管理中醫診療會議上了解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今后,小醫生也能開出大處方。 目前我國名老中醫數量極少,地域分布也較為集中,一位名老中醫每日診療的患者數目有限并且覆蓋范圍較小,大家對名老中醫的認可度遠高于普通中醫師。名老中醫與普通中醫師的差距主要在辨證分型和方劑的使用。而中醫診療的流程主要分為三步:望聞問切、采集信息;四診參合、辨證分型;君臣佐使,構思方劑。中醫診療往往是采取這三步對患者進行診療,小醫生可以通過望聞問切采集患者相應的信息,將獲取到的信息通過規范化處理上傳到線上輔助診療系統后臺,后臺通過人工智能模擬名老中醫辨證治療的方式,給出一定的方劑建議,從而使小醫生也可以開出相對更有效的大處方。線上輔助診療系統只是“復制名老中醫”其中的一環,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病程等不同情況病人的用藥往往是不同的,系統輸出的參考處方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改。每個中醫師在應用人工智能軟件的時候,也同時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學習的素材,隨著中醫藥大數據豐富,線上輔助診療系統將更加完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