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產業對GDP的貢獻率,服務業絕對可以挑大梁。其中,科技服務業的表現愈發亮眼。記者日前從市發改委獲悉,2017年1至3季度,本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6053.3億元,同比增長7.1%,占全市GDP比重82%。而在這其中,科技服務業占本市GDP比重超過一成,增速亮眼。
“如果用8個字來形容本市前三季度服務業的表現,那就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如果精細拆分服務業分類,其中最給力的仍舊是金融業。前三季度,本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達3408.6億元,在全市GDP占比中也最高,達到17.4%。其次是科技服務業,前9個月創造了2312.3億元的成績,占比也超過了一成。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倉儲物流服務業等都名列前茅。
數據顯示,1到9月,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2%和9.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7.7個和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同比增長8.9%,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2%,高于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速3.9個百分點。
新業態推動消費增長的趨勢,在本市愈發明顯。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技術在文化教育、旅游出行、家庭服務等眾多領域的創新應用層出不窮,持續創新消費體驗和消費方式。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新業態逐步成為促進消費增長、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力量。僅1到8月,規模以上電商平臺運營法人單位收入同比增長18.8%。
同時,本市科技創新持續活躍。僅1到8月,全市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大中型重點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9.7%和15.4%,期末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分別增長25.3%和22.1%。人工智能、5G、網絡數據通信、新能源汽車設計、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研發投入增長較快。
按計劃,2017年將完成物流中心疏解提升38個,但前三季度已經完成55個,已經超額完成任務。更多的地方則像“動批”一樣,疏解后用于科技成果研發與轉化、高端人才培養、科技金融等,將完成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