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打造的微縮景觀、以生命為主題的時光園……2019年,世園會將帶您領略這些“大師園”的別樣風采。近日,北京世園會國外設計師創意展園設計方案公開亮相,來自美國、英國、丹麥、荷蘭和日本的5組共6位設計師帶來精彩方案展示。
今年年初,北京世園局在全球范圍內遴選國際知名設計師,計劃在北京世園會園區內打造5個各具特色、代表世界水平的精品展園。依據專業能力強、國際影響力大、地域代表性強、設計理念與世園會主題契合的原則,確定了現在這六位設計師。在對北京世園會園區進行現場踏勘的基礎上,形成了創意展園方案。
國外設計師創意展園群位于園區西南側、中國山水園藝軸的西側,五座展園呈現圍合式,中間有一座三千平方米的集散廣場。一排清晰方案展板呈現著設計師們的獨具匠心,來自英國的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和湯姆·斯圖爾特·史密斯的方案是用植物來打造的微縮景觀。設計師介紹,他們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的絲綢之路,從鳥瞰圖看,外圍高中間低,設計師表示這是一種林地包圍草原的設計理念,以北京的鄉土植物為基底,引入歐洲、中亞的植物,構建從“北京到西方”的花園旅程。
丹麥設計師斯蒂格·安德森帶來的展園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古代先哲思辨理論,記者在設計圖上看到,展園內有大片留白空間,讓人萌生出無限的想象。而在有限的空間里,設計師將打造出“幽翠、竹間、峰壑、松風”等多種景觀特征。
荷蘭設計師克里斯蒂安·多布里克打造的是以生命為主題的時光園,設計圖上,一條“森林之路”連接起三個不同主題的花園“韶華園”、“云中院”、“鏡池”,展園將采用不同的材料、植栽、色彩,營造出各不相同的氛圍,寓意人生的不同階段。
美國設計師喬治·哈格里夫斯為自己的設計理念命名為“和而不同的植物世界”。他所設計的展園將劃分為四個“地域特色展示區”,展示中國與美國不同抗寒帶分布的植物,打造一個真實世界的微縮呈現,以植物為媒介,充分表達了中美園藝文化的地域特征,闡釋了“和而不同”的主題。
日本設計師石原和幸帶來的是一個日本人眼中的“桃花源”。他從中國的《桃花源記》汲取靈感,以花和水為主體,植物造景將采用多樹種重疊,多種色彩的濃淡對比手法,用類似插花的工藝營造遠景、中景、近景的幽深空間。當游人行走在曲折的坡道上,芬芳植物能夠引領游人緩緩前行,回想起人與自然親近的生活方式。
“這5個方案,集中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綿綿敬意,體現了對生態文明理念的高度認同,體現了國際水準的前瞻性設計思路,可謂是‘大師園’。這不僅為世園會園區帶來了別樣活力,也為國外設計師提供展示平臺。”北京世園局副局長王春城說,5個設計方案在經過評審、局部優化后,將于明年春天進入施工階段,在北京世園會會期與觀眾見面。世園會閉幕后,這5個創意展園將被永久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