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教育特色行
近年來,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持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打造自主探究、合作分享、開放智慧的“活力課堂”,設計了可供學生選擇的多元發展課程與特色實踐活動,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提供自由的空間與向上的支點,學校先后獲評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北京市教科研先進校”“ 北京市課程建設先進單位”等。
在三里屯一中,“入口”時生源普通、“出口”時大放異彩已成為常態。這“一進一出”的反差與對比得益于三里屯一中長期堅持課堂教學改革、堅持“課堂文化”建設。2015年底,學校掀起新一輪打造自主探究、合作分享、開放智慧的“活力課堂”,開展以導學案為載體、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具體課堂呈現形式是老師設立問題情境,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引發相關經驗和認知沖突,并在老師的支持下,學生合作探究,交流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達到深層理解,以促進知識的應用和整合。
“‘活’——課堂的活動,即師生在教學中的行為、情感、思維等多向交互的活動;‘力’——有效力。‘活力’就是要求課堂活動自始至終伴隨著師生的情感和思維互動與提升,追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王利如校長告訴北青報記者,“‘活力課堂’,其本質指向的是一種全方位激發師生課堂教與學的原始生命活力、全過程優化教育教學環節、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生態效益、最大限度實現師生生命價值的教學理論體系。”
2016年12月8日,“朝陽區高中課堂教學改革交流與研討活動”在三里屯一中舉行,活動以具體課例為載體,展現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8個學科11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課堂上,學生們自主探究、分組討論、積極交流學習成果,獲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可。此外,在“活力課堂”基礎上,三里屯一中還結合學校文化、學生興趣、師資團隊等特點,設計了可供學生選擇的多元發展課程與特色實踐活動,強調了對學生的陶冶和解放,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提供自由的空間與向上的支點。
2017年4月27日,由朝陽區教研中心主辦、三里屯一中承辦的特色課程之一“立人教育從閱讀開始”面向全區開放展示。在主題為“名家名篇進課堂”之“魯迅專題閱讀展演”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對《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經典名著的深入研讀,以課本劇《我和阿長》《藤野先生》《拳拳赤子心》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演繹,158篇“走近魯迅”的讀書心得,得到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李怡教授等諸多專家的好評。
在三里屯一中,類似“立人教育從閱讀開始”的以人文素養為主的校本課程開設多達30余門。這一課程特色,根植“愛家、愛校、愛國,求真、求善、求美”的三里屯一中校訓文化與學校文化,并延伸出人文管理、人文課堂、人文實踐三大特色。
“2017年高考三里屯一中一本上線率達到62.8%,比去年提升20個百分點,文科一本上線率超過75%,文、理本科率100%。”王利如校長表示,“逐年攀升的教育教學成績,源于我們在‘課堂文化’上的堅守與創新,同時也印證了三里屯一中超強的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