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全國教育經費5年投入近17萬億元

2017-12-2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財政部部長肖捷23日表示,2012至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接近17萬億元,財政對教育投入不斷加大,全國教育經費快速增長。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肖捷23日上午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作國務院關于國家財政教育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時介紹,教育投入是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資,是教育事業的物質基礎,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職能。

  “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重點投入,優先保障,并強化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肖捷說,2012至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包括財政性教育經費和非財政性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接近17萬億元,其中2016年達到38888億元,是2012年的1.36倍,年均增長7.9%。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肖捷說,財政性教育經費居主導地位。2016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等,達31396億元,是2012年的1.36倍,年均增長7.9%,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80.7%,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2016年達到4.22%)。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支出28073億元,是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主渠道,是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占比達到15%。此外,非財政性教育經費成為重要補充。”肖捷說。

  據介紹,2016年,全國非財政性教育經費7492億元,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19.3%,其中:事業收入6277億元(其中學費收入4771億元),占83.8%;民辦學校中舉辦者投入203億元,占2.7%;捐贈收入81億元,占1.1%;其他931億元,占12.4%。

  相關新聞

  農村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五年增長過半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胡浩 郁瓊源)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肖捷23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國家財政教育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時介紹,我國農村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保持較快增長,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孩子有了更好的就學條件和更多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普通初中、小學、幼兒園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依次為1.44萬元、1.08萬元、0.61萬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50.2%、51%、51.1%。數據表明,五年來,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穩步推進,80%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2012年以來全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累計資助學生4.25億人次、資助金額6981億元。從國民總體受教育程度看,我國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平均年限達到13.3年;我國有1.7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新成長勞動力中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超過45%。

  對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鄔志輝認為,高度重視和發展農村教育不僅事關農村青少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且事關國家人力資本競爭力提升。

  “農村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教育現代化則國家教育現代化,農村教育強則國家教育強。”鄔志輝介紹,我國農村學前教育持續發展,超前完成多項國家政策目標;農村義務教育均衡化水平有序提升,生均教育資源占有量有所提高;高中階段普職教育穩步推進,貧困學生資助體系不斷完善,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繼續擴大,農村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增加較快。下一步,還應繼續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