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最長跨度鋁合金天橋吊裝主梁

2017-12-27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今天凌晨,在幾臺220噸、240噸、350噸重型吊車的緊密配合下,東單路口南人行天橋主梁整體吊裝工作全面展開。

        今天凌晨,東單路口南、北人行天橋主梁啟動整體吊裝,預計2018年1月中下旬投入使用。新天橋將由鋼結構橋變為鋁合金結構橋,不僅具有抗腐蝕的天然保護膜,每座橋配置的阻尼器還能降低共振擾動,讓行人平穩過街。其中,全長58米的東單北天橋為國內最長跨度鋁合金天橋。

        橋體“減重”三分之一

        東單路口北“銀街天橋”建于1999年,已經成為長安街周邊一處地標性建筑,天橋上“銀街”兩個字經常出現在電視畫面中。但由于建造年頭久,經年風吹雨打,鋼結構橋梁銹蝕嚴重,破舊的外觀也已經跟不上長安街景觀提升的步伐。此次改造升級后,這座天橋和東單路口南天橋將“脫胎換骨”。

        此次天橋改造工程的東單北天橋跨越東單北大街,原橋為鋼結構橋,改造后為鋁合金桁架結構,橋梁全長58米,全寬3.85米,單跨跨徑達到52米,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內單跨最大的鋁合金桁架天橋。東單南天橋位于東單路口以南,原橋也為鋼結構橋,橫跨崇文門內大街,改造后主梁為單跨47.5米鋁合金簡支桁架橋。

        為什么選擇鋁合金結構?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鋁合金天橋橋體重量輕,僅為原橋自重的三分之二,原下部結構及基礎不用拆除,也不用加固,直接對墩柱進行接高處理,不僅降低吊裝的難度,減少施工對橋區范圍地下管線及地鐵運營的影響,同時節省了投資,減少了施工周期。

        鋁合金結構無銹蝕困擾

        老“銀街天橋”由于是鋼結構,養護時經常要處理銹蝕,而這一“病患”今后將不再存在。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鋁合金結構另一大優點是表面光潔、多年使用不變色,可自行形成一層保護膜,在潮濕或酸、堿環境之下都有較強的耐腐蝕性,使用期間全壽命無需考慮后期防腐養護,從而解決了橋梁結構防腐的重大難題。

        過去,常有人吐槽走在“銀街天橋”有種晃晃悠悠的感覺,這是由于橋下車輛對大跨徑橋梁造成了共振影響,跨徑越大晃動現象會越明顯。記者了解到,此次升級為鋁合金結構后,橋梁安裝了28個阻尼器,最大限度消減共振帶來的擾動,讓市民能夠平穩過街。

        此外,對于最大跨徑達到52米的橋梁,如果采用常規構件,桁架高度將達到5.7米,對周邊景觀影響較大。為降低桁架高度,主桁架創新性地采用U形型材,結構尺寸及桿件壁厚均為國內鋁合金天橋之最。通過U形型材的應用,東單北天橋單跨52米,跨中桁架高僅為4.8米;南天橋單跨47.5米,跨中桁架高僅為4.3米。

        現場裝配減少通行影響

        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天橋安裝,需要在現場進行綁扎鋼筋、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等諸多工作,對周邊社會交通和居民生活都會造成一定影響。本次東單南北天橋的改造中,近萬塊構件全部工廠生產,再進行現場裝配,一方面消除了現場加工的噪音、粉塵等環境影響,另一方面縮短了工期,在天橋完成時可以立即通行。

        自去年開始,長安街綜合整治工程已完成27座人行地下過街通道(包括前門1號、4號通道)的主體改造,以及長安街兩門(建國門至復興門)之間5.1萬平方米的人行步道改造。改造升級的東單天橋下月投入使用后,將與周邊環境景觀和諧一致,盡顯莊嚴、大氣之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