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河北梆子《十八里香》劇照。
古老梆子唱響現代社區,燕趙之聲化解鄰里瑣事。昨晚,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新編現代戲《十八里香》在解放軍歌劇院上演,拉開“第九屆北京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的序幕。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22部來自國內外的戲劇、舞蹈作品將陸續在京上演。
此次演出季以“新創·經典”為主題,強調展示中國民族特色文化藝術,集中了河北梆子現代戲《十八里香》、昆曲《紅樓夢》、北京曲劇《歌唱》、京劇《宋家姐妹》、評劇《林覺民》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戲曲文化劇目。其中,《十八里香》在傳統戲曲如何融入當代生活方面,做了一次很好的嘗試。它以北京市豐臺區花鄉十八村為故事背景,講述了社會學碩士畢業生姜華在十八里香社區做社區管理工作時化解鄰里矛盾、促進社區和諧的故事。該劇在題材上選用了近年來興起的大學生社區工作者概念,還涉及到了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管理、西城區“樓門長制”等社會管理模式。
本屆演出季還匯聚了五部話劇作品和四部歌劇。話劇方面,林兆華、田沁鑫、任鳴等優秀導演分別帶來《伊凡諾夫》、《四世同堂》、《王府井》等大部頭作品。歌劇部分可謂“悲喜交加”,既有充滿喜劇色彩的《塞維利亞理發師》,還有悲劇意味濃重的《托斯卡》、《梁祝》。
今年演出季的舞蹈類作品則將舞蹈的情緒表達與戲劇元素沖突推向極致。首先亮相的當代芭蕾集錦《基利安作品集》用快速無比的舞姿帶給觀眾當代芭蕾的極限美感;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帶來的芭蕾舞《柴可夫斯基》和《俄羅斯的哈姆萊特》,以及俄羅斯紅星歌舞團的《永遠的紅星》都洋溢著濃郁的俄式風格。中國作品方面,舞劇《女媧》、《守望》、《鄒容》、《徽班》將相繼亮相。演出季將持續至明年1月15日結束。